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孟坚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赞美之作,以感谢友人徐正十一赠送牡丹颜帖为题。首句“左携珍帖右花王”,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手握珍贵的牡丹颜帖,仿佛与名贵的牡丹并列,表达了对礼物的极高评价,喻其价值如同王者之尊。
接下来,“雅贶何殊照乘光”进一步强调这份礼物的高雅和光彩夺目,如同明珠照亮黑暗,寓意深厚。诗人细致入微地描述牡丹帖的细节:“拆壁漏痕含虿尾”,暗示帖上的墨迹流畅如壁上渗漏的痕迹,又带有生动的虫尾图案;“珍珠露颗带天香”,则形容墨色犹如珍珠般晶莹,还带有淡淡的墨香,令人陶醉。
诗人接着感慨万千:“数千叶密怜檀晕”,赞叹帖纸的质感和牡丹图案的繁复,檀木般的色泽增添了温润之美。“怕六丁收谨匣藏”,担心这样的珍品会被精心收藏,不再轻易示人,流露出对艺术品的珍视之情。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激和谦逊:“答谢苦惭无好语,撚髭空断不成章”,因为找不到足够的赞美之词来回应这份厚礼,只能徒然抚须感叹,无法用言语充分表达心中的敬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