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访张瑶星于松风阁不遇

雨花台畔访紫荆。匹练大江横。

钟山紫翠斜阳外,虬龙影、几阵松声。

曾共庐山高衲,小楼明月吹笙。短筇重过石头城。

怀旧不胜情。徵君旧刹栖霞寺,梧桐老、白鹤相迎。

为道二乡居士,来寻三影先生。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鉴赏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宋琬所作,名为《风入松·访张瑶星于松风阁不遇》。词中描绘了作者在雨花台畔寻找友人张瑶星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词的开篇“雨花台畔访紫荆。匹练大江横。”以雨花台和大江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阔的氛围。接着,“钟山紫翠斜阳外,虬龙影、几阵松声。”描绘了夕阳下钟山的紫色山峦与松林中的龙影,以及阵阵松涛,画面生动,充满诗意。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词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曾共庐山高衲,小楼明月吹笙。”这一句回忆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庐山、高衲、小楼、明月、吹笙,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美好的生活情趣。

“短筇重过石头城。怀旧不胜情。”再次强调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短杖再次踏上石头城的土地,心中涌动的是对过往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最后,“徵君旧刹栖霞寺,梧桐老、白鹤相迎。”描绘了访友未遇的情景,栖霞寺的梧桐树下,白鹤相伴,虽未见友人,但自然界的美好依旧给予心灵慰藉。而“为道二乡居士,来寻三影先生。”则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与期待,希望未来能再次相聚,共享诗酒风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满路花.胭脂井

红牙歌玉树,翠袖翻金缕。临春梳洗罢、调鹦鹉。

陈家狎客,惯把江山赌。楼船天堑渡。

床下军书,锦笺催写新句。旧宫眢井,栏外青苔古。

明眸秋水绿、为黄土。海棠花落,一片胭脂雨。

环佩归何处。泉下芳魂,至今遗恨擒虎。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

千秋岁引.题长松柱石图为李含馥运长寿

怪石眠云,孤松偃盖。亭亭千尺连青霭。

五粒曾沾仙掌露,一拳欲下南宫拜。

谪仙人,元是李,蟠根大。伊吕功名方未艾。

何事丹砂句漏外。邓禹封侯喜将届。

梦松之占今验矣,黑头堪羡风云会。

紫泥书,丹山凤,衔来快。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

意难忘.为施校书宛西作

洗尽铅华。记苧萝西畔,曾浣溪纱。

徵歌莺语滑,学舞燕飞斜。携暮雨,掩朝霞。

别馆贮娇娃。采莲歌、魂销千载,何况夫差。

婵娟偏在君家。羡朱楼罨画,杨柳藏鸦。

鶤弦时一弄,羯鼓醉三挞。无限恨,向梅花。

清泪染琵琶。待学他、鸱夷少伯,共泛仙槎。

形式: 词牌: 意难忘

满江红.燕台怀古

易水东流,与西去、荆卿长别。

祖帐处、三千宾客,衣冠如雪。

督亢图中雷电作,咸阳殿上襟裾绝。

恨夫人、匕首竟何为,同顽铁。渐离筑,笙歌咽。

博浪铁,车轮折。纵奇功未竟,祖龙褫魄。

一死翻令燕国蹙,九原悔与田光诀。

叹千年、寒水尚萧萧,虹霓灭。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