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大刀王五

长官谁健儿,王五四海友。

高颡贯大鼻,河目胆如斗。

策马过其门,遮客不得走。

大臂如巨橼,持我坐并肘。

呼妻出见客,布衣椎髻妇。

杀鸡具面饼,酌我巨觥酒。

大声谈刀剑,眼光忽左右。

自言少年事,为盗杀人夥。

天下多奸吏,安得尽授首。

悖入不悖出,此理天不取。

男儿贵坦白,杀人安足丑。

英雄如落日,忽焉已衰朽。

我时方弱冠,闻言前席久。

问以刀剑术,大笑握我手。

公子好书生,才智得未有。

一人何足敌,六经乃真守。

豚儿令读书,群能教之否。

世道促浩劫,饥寒十八九。

天下一指掌,有事十年后。

斯言犹在耳,斯人木已秀。

真气见肺肝,愧死肉食臭。

乃知山泽间,奇士或一觏。

人生共天地,流品何薄厚。

苟无义礼心,衣冠有禽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杨圻所作的《哀大刀王五》,通过对大刀王五的描绘,展现了他豪迈勇猛、坦诚直率的性格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慨。诗中首先刻画了王五的外貌和气势,如“高颡贯大鼻”、“河目胆如斗”,显示出他的刚毅形象。接着描述了王五的热情好客和豪爽,以及他的过去经历,透露出他对世态炎凉的不满。

诗中提到“悖入不悖出,此理天不取”,表达了王五坚持正义,不畏强权的理念,认为坦诚比杀人更显英雄本色。然而,尽管王五才华横溢,却因生活贫困而感叹“世道促浩劫,饥寒十八九”。他预言未来局势动荡,但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诗人杨圻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王五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同时也揭示了不同人物间的等级差异和道德沦丧。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387)

杨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泰山玉皇阁

鸡呜日出接天关,绝顶疏钟云漠间。

气合大荒心似海,身临上界目无山。

九州寂寂孤僧睡,片石峨峨万古闲。

便欲抠衣通帝坐,手扶碧落看人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唐六如画松壁歌

众峰落平地,千松万松直。

樵禁逾千岁,遂得高百尺。

出林天忽明,到门松尽失。

孤僧开晓窗,偕我面壁立。

双松忽穿梁,丈人乃在室。

虚翠动几案,秋阴出粉墨。

何年托孤根,堂隍生黝碧。

僧言六如画,弄笔寿幽僻。

通神在岁久,十二万朝夕。

夜闻风雨摇,梦见龙对啮。

昔时墙欲倾,欲留不可得。

今者粉剥落,墨光复清澈。

曷若任墙倾,松当离壁立。

其生也无根,使与岩柯接。

妙手活迹象,不受造化力。

或者挟风雷,其龙破夜出。

下乃不死药,与君斸琥珀。

形式: 古风

送友至哈尔滨时客沪上

百战家仍在,相逢转不悲。

登楼春已尽,出塞月相随。

客路干戈里,雄心老大时。

江头杨柳树,攀折不成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感怀诗

如此人间赋卜居,江湖满地费踌躇。

多经磨折文章静,不合时宜骨肉疏。

与古之人共宇宙,谈天下事辄欷歔。

王孙足迹南而北,不吊专诸吊望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