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四首(其一)

看门外、绿阴浓遍。冷雨幽苔,小庭孤院。

酒盏全疏,病怀消受恨何限。

坠欢休拾,空惆怅、莺花苑。

画壁唱黄河,谁想便、旗亭人散。天远。

问远天何处,教我梦魂飞远。

芳洲杜若,可唤取、鹭鸥同伴。

但别后、怕去登楼,更怕见、垂杨春晚。

记往日相思,不似而今凄惋。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沉哀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开篇“看门外、绿阴浓遍”,以绿意盎然的景象反衬出内心的寂寥,门外的生机勃勃与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冷雨幽苔,小庭孤院”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主人公心境的孤寂。冷雨与幽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情感的寒冷与寂寞。小庭孤院,更是将主人公置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中,强化了孤独感。

“酒盏全疏,病怀消受恨何限”则直接揭示了主人公因病体不适而无法借酒浇愁,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溢于言表。“坠欢休拾,空惆怅、莺花苑”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以及对失去后的遗憾与惆怅。

“画壁唱黄河,谁想便、旗亭人散”一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失落的主题。画壁上的黄河与现实中的人散,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天远。问远天何处,教我梦魂飞远”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最后一句“芳洲杜若,可唤取、鹭鸥同伴”,以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反衬出人类社会的孤独与冷漠,呼唤着心灵的伴侣与慰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忧伤的世界,深刻地反映了人性在面对困境时的脆弱与坚韧。

收录诗词(222)

蒋敦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四首(其二)

看何处、最销魂地。一片斜阳,二分荒土。

壤色罗裙,峭风吹送北邙雨。

画衫扶醉,能几日、踏青去。

瘦影冷蘼芜,恨减尽、好山眉妩。愁绪。

剩红心脉脉,目断送君南浦。

高楼望远,奈千里、沅湘迟暮。

祗今日、蕉萃青袍,问谁采、天涯芳杜。

把怨瑟重弹,中有离骚廿五。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长亭怨四首(其三)

又吹尽、西风璱璱。悄倚危阑,怕临流水。

散了萍花,隔江烟霭渺离思。

马嘶病驿,听四面、角声起。

鬓已不成丝,怎禁得、飘零如此。弹指。

望高楼不见,只见暮雅归矣。

哀蝉落叶,问谁慰、那人憔悴。

怨玉笛、瘦减蛾颦,定不似、旧时眉翠。

记絮冷关河,万点齐销鹃泪。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长亭怨四首(其四)

尽销黯、西风梧院。别绪如丝,乱愁成片。

锦瑟尘侵,瘦铜花照冷秋幔。

怕黄昏也,早又是、心凄惋。

圆月满空床,忍诉与、姮娥当面。休怨。

算红鸳小病,袅袅药炉烟断。

江湖载酒,便握手、几多相见。

怎怪得、夫婿工愁,更谁慰、夕阳山远。

莫今夕思量,窗外啼螀声劝。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月下笛

短柳门前,扁舟自远,隔江风雨。盟沤细语。

采蘋花寄将去。

并刀休剪吴淞水,怕难剪离愁万缕。

怅翠泥落尽,朱楼重闭,燕子归路。延伫。相逢处。

记绿阴浓遍,画廊鹦鹉。旧时月冷,玉箫声在何许。

黄昏读曲双红豆,问头白、词人怨否。

岁华晚、酒未醒,今夜又是愁度。

形式: 词牌: 月下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