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凌职方知广州

番禺出守重,汉殿拜恩初。

华省郎官宿,名山太史书。

剖符从琐闼,持节上轺车。

左顾金龟印,前驱画隼旟。

由来百粤地,曾督九年储。

卉服要荒外,棠阴惠爱馀。

赍装天子赐,封部岛夷居。

羽檄招溪洞,壶浆慰里闾。

国风今已变,民瘼到应除。

江海思归否,蓬山有直庐。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番禺官员重任在肩,初次在汉宫殿堂拜受恩典。
在华丽的官署中担任郎官,曾在名山太史的记录中留下事迹。
手持符节从宫门出入,乘坐轻便的轺车出行。
回首可见金龟印的荣耀,前方则是绘有隼鸟图案的旗帜引领。
自古以来,这里是百越之地,我曾负责九年储备管理。
在偏远之地推行花草服饰习俗,留下惠爱的名声。
天子所赐的行装,分发给海岛的居民。
发布紧急文书招抚溪洞部族,百姓以壶浆欢迎慰劳。
国家风气如今已改变,民众疾苦应已消除。
江海之间是否思念回归,蓬莱仙山上有我的居所。

注释

番禺:古代地名。
出守:出任地方长官。
汉殿:汉朝宫殿。
华省:华丽的官署。
郎官:高级官员。
太史书:历史记载。
剖符:古代分封的象征。
琐闼:宫门。
轺车:轻便马车。
金龟印:官印。
画隼旟:绘有隼鸟图案的旗帜。
百粤地:泛指南方地区。
督:监督管理。
九年储:长期储备。
卉服:草编衣物。
要荒:边远地区。
惠爱:仁政与恩惠。
赍装:携带赏赐。
封部:分发给部族。
岛夷居:海岛居民居住地。
羽檄:紧急军事文书。
溪洞:山区部族。
壶浆:百姓迎接的美酒。
国风:社会风气。
民瘼:民众疾苦。
除:消除。
江海思归:怀念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官员出使外地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番禺出守重,汉殿拜恩初”一句,表明了诗人离开广州这个地方时的心情,是一种告别和开始新的旅程的情感。

“华省郎官宿,名山太史书”则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地的生活,他们或许会在某个美丽的地方暂住,并且有文人留下记载。"剖符从琐闼,持节上轺车"中,“剖符”指的是分发符节,这是古代官府传递命令和任命的方式。“持节”则表示手持符节,这在当时代表着权力和使命。

“左顾金龟印,前驱画隼旟”中的“左顾金龟印”,可能暗示了对过去功绩的回忆或者是对某种荣誉的象征。而“前驱画隼旟”则可能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前往任所的路上,带着使命和期待。

“由来百粤地,曾督九年储”表明诗人或其它官员曾长期管理这个地方,并且关注过粮食的积存。"卉服要荒外,棠阴惠爱馀"则描绘了一种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同情之心。

“赍装天子赐,封部岛夷居”中,“赍装天子赐”可能指的是皇帝赐予官员某种礼物或赏赐。“封部岛夷居”则表明了某个地方被划分为边疆地区,有着一定的管理和安置。

“羽檄招溪洞,壶浆慰里闾”一句,则描绘了一种田园诗般的宁静生活,可能是对归隐生活的一种向往或描写。

“国风今已变,民瘼到应除”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化和社会疾苦的感慨,希望能够得到解决。"江海思归否,蓬山有直庐"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出使、自然风光、历史记载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位古代文人的多重心境。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石砚

磊磊涧中石,成形本一拳。

墨池遗号古,笔阵用功偏。

得在燕台侧,采从昆岫巅。

剖非藏赵璧,鍊合补娲天。

偶自他山上,来参绛帐前。

光荣登玉案,挥洒助花笺。

注水蟾蜍滴,题诗玳瑁筵。

如何班定远,发愤便轻捐。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再赋

舒女清泉满,黄姑别渚通。

巴天迷峡雨,楚泽映江枫。

思逐鲛丝乱,香愁翠被空。

洒从琼蕊露,吹任石尤风。

怨泪连疏竹,私书托过鸿。

双鱼应共戏,休问叶西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刘太丞仲宣归华山

早年通籍苍龙阙,近日移家仙掌峰。

方朔上书殊未报,平津开阁杳难逢。

骚人章句多怀古,陶令田园且养慵。

近郭离筵黄叶满,旧山归路白云重。

洪崖饵术修丹灶,叔夜援琴对酒钟。

应待软轮徵入觐,受釐前席始从容。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孙及归吴兴

家在霅溪傍,汀蘋绕舍香。

草玄偏寂寞,为客苦恓惶。

泽国聊倾盖,春闱早擅场。

陔兰行可采,月桂自应芳。

税驾临沧海,回辕指大梁。

裂裳趋远道,负米及高堂。

季子裘虽敝,安仁鬓未苍。

明年杏园里,辄莫负春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