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曲辞.钓竿篇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

钓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贤。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翻译

朝阳收敛了红色的雾气,我手持钓竿走向碧绿的河流。
人们怀疑自己仿佛坐在天宫,鱼儿在水中如镜子中的倒影。
鱼儿避开木桨时常受惊跃出水面,猜测鱼钩常常误触而上钩。
湍急的水流我不顾危险,只想在平静的潭边停留。
钓鱼只是你的爱好,而我并不擅长寻找黄金般的鱼。
为了欣赏诱人的鱼饵,我可能过于贪婪,以至于无法完整地捕获鱼儿。

注释

朝日:朝阳。
敛:收敛。
红烟:红色雾气。
垂竿:手持钓竿。
绿川:碧绿的河流。
天上坐:仿佛坐在天宫。
镜中悬:如镜子中的倒影。
避楫:避开木桨。
猜钩:猜测鱼钩。
湍危:湍急的水流。
不理辖:不顾危险。
潭静:平静的潭边。
留船:停留。
钓玉:钓鱼。
徒尚:爱好。
徵金:寻找黄金般的鱼。
未贤:不擅长。
芳饵:诱人的鱼饵。
会无全:无法完整地捕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垂钓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内心平和的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这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太阳刚升起,薄雾尚未散去,诗人已经开始在碧绿的河流边垂钓。这里的“敛红烟”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早晨微弱的阳光,而“垂竿向绿川”则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观者的视角引入水下世界。这里的“人疑天上坐”意味着外界的人们可能会误以为诗人正在天上,而“鱼似镜中悬”则描绘出水中的鱼儿仿佛悬挂在透明的镜面之中,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体验。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垂钓技艺的精通与细致。诗人时刻警惕,不让鱼儿被水草所绊,而“猜钩每误牵”则显示出诗人对钓线和钩子的精确掌控,反映出一种既细腻又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不同水域环境下的情感体验。诗人在急流险滩中不为所动,而在平静的潭泊则生出停留之心,这反映了一种智者对于外界变化的从容应对。

"钓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贤":这两句诗人自谦之词,表达了对自己技艺和品德修为还不满意的态度。这里的“钓玉”比喻高超的技艺,而“徵金”则象征着追求高尚的品格。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垂钓之乐的沉醉。诗人的目光完全集中于水中的鱼儿和投下的钓饵之间,对这一刻的美好享受毫不吝啬,甚至有些忘乎所以。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平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得。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七夕曝衣篇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綵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娇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形式: 古风

入少密溪

云峰苔壁绕溪斜,江路香风夹岸花。

树密不言通鸟道,鸡鸣始觉有人家。

人家更在深岩口,涧水周流宅前后。

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丁丁一樵叟。

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

相留且待鸡黍熟,夕卧深山萝月春。

形式: 古风

凤箫曲

八月凉风动高阁,千金丽人捲绡幕。

已怜池上歇芳菲,不念君恩坐摇落。

世上荣华如转蓬,朝随阡陌暮云中。

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

长信宫,昭阳殿,春来歌舞妾自知,秋至帘栊君不见。

昔时嬴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

含情转睐向萧史,千载红颜持赠君。

形式: 古风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

偕老言何谬,香魂事永违。

潘鱼从此隔,陈凤宛然飞。

埋镜泉中暗,藏镫地下微。

犹凭少君术,彷佛睹容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