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曝衣篇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綵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娇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丰富的宫廷生活画面,通过对比和想象,将七夕之夜的织女星与人间宫中的生活联系起来。开篇便以宜春太液边的香阁映衬夜晚的灯火与香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对织女牵牛客的描述,以及宫中绣衣、提玉箱等细节,展现了人们对于爱情和美好事物的向往。画屏风上的双花兔,擎斗帐的盘龙,都显示出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艺术性。

诗中的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更是借助自然景象来衬托宫中美女的风采。朝霞羞衣架,晚月劣镜台,则是在时间的流转中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舍。

最后,诗人通过仙人长命绺、玉女迎欢绣,再次强调了宫廷生活中的神秘与美丽。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则是在物质的奢侈中寻找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换。

整首诗语言华丽,想象丰富,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与宫廷生活相结合,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入少密溪

云峰苔壁绕溪斜,江路香风夹岸花。

树密不言通鸟道,鸡鸣始觉有人家。

人家更在深岩口,涧水周流宅前后。

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丁丁一樵叟。

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

相留且待鸡黍熟,夕卧深山萝月春。

形式: 古风

凤箫曲

八月凉风动高阁,千金丽人捲绡幕。

已怜池上歇芳菲,不念君恩坐摇落。

世上荣华如转蓬,朝随阡陌暮云中。

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

长信宫,昭阳殿,春来歌舞妾自知,秋至帘栊君不见。

昔时嬴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

含情转睐向萧史,千载红颜持赠君。

形式: 古风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

偕老言何谬,香魂事永违。

潘鱼从此隔,陈凤宛然飞。

埋镜泉中暗,藏镫地下微。

犹凭少君术,彷佛睹容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长安道

秦地平如掌,层城入云汉。

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

绿槐开复合,红尘聚还散。

日晚斗鸡还,经过狭斜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