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蓬莱

澄神久,消息入无为。

终日怕兮其未兆,如婴动止乐熙熙。必固总心离。

不断妄,真亦不修持。

真妄之心属尘翳,翳尘不染性希夷。珠莹露摩尼。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翻译

精神专注已久,领悟进入无为状态。
整天担忧事情未显端倪,如同婴儿般动静自得其乐。必须坚定内心,远离纷扰。
持续摒弃虚妄,真正的修养无需刻意追求。
真伪之心犹如尘埃覆盖,只有去除尘埃,本性的纯净才得以显现。如同明珠在露水中闪耀,象征着智慧的宝石。

注释

澄神:精神专注。
无为:道家思想中的自然状态,不做任何刻意努力。
兆:迹象,预兆。
婴:婴儿,比喻纯真无知的状态。
固总心:坚定内心,保持整体统一。
妄:虚妄,不真实的念头。
修持:修炼,修行。
尘翳:尘埃遮蔽,比喻迷惑或杂念。
希夷:深远微妙,形容本性。
珠莹:明珠明亮,比喻智慧。
摩尼:佛教中指如意宝珠,象征智慧和珍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望蓬莱》,作者是元代诗人王吉昌。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澄神久,消息入无为",诗人强调了长时间的精神净化和与自然法则的契合,达到了"无为"的状态。接下来的"终日怕兮其未兆,如婴动止乐熙熙",描绘出一种婴儿般纯真无邪的快乐,暗示了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

"必固总心离",表达了要坚定地保持内心的纯净,远离世俗的执着。"不断妄,真亦不修持",指出真正的修行并非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地去除妄念。"真妄之心属尘翳,翳尘不染性希夷",进一步阐述了真与妄的区别,认为真性被世俗尘埃遮蔽,但只要不受污染,就能展现出其深邃的本性,如同明珠般的纯洁。

整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心灵的修炼与超脱,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无为而治和佛教般若智慧的崇尚。

收录诗词(168)

王吉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平不详,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 号:超然子
  • 籍贯:元代

相关古诗词

望蓬莱

推妙理,藏用显诸仁。

神定杳冥天地合,勿疑恍惚惠风纯。五气保天真。

金鼎沸,灿烂玉琼新。

养就劫来无碍相,灵源三觉证全身。清净免沉沦。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绿头鸭

道风清。武帘交互经营。

聚三天、合和两地,斡元宫、真气流行。

变刚柔、游龙牝马,应七十、十候生成。

走玉飞金,喷烟吸雾,相交水火迅当鸣。

六阴散、三阳鼎聚,丹品秀华英。

香风衬、金光透体,几缕霞明。

顿开基、头头性显,彻大千、沙界纵横。

拉轻吹、徘徊踊跃,步云霄、体段峥嵘。

非色非空,不增不减,海珍如意吐真晶。

罄内外、光华无碍,神用六通迎。

先天貌、功成荡荡,无复能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绿头鸭

貌幽玄。混成法像无边。

悟真常、灵明妙用,越骊珠、独耀深渊。

炫真圣、穿山透壁,展威风、入地升天。

变化多方,神通挥霍,一轮炳耀显孤圆。

净洒洒、难握难把,朗朗湛如然。

无为相、高低莫测,远近难诠。

非空色、亦无二体,显本来、清净因缘。

大千界、浑无挂碍,证方寸、拍塞坤乾。

究竟圆通,不离不即,堂堂恢廓体翛然。

括慧灼、天真至理,悟入奋威权。

妙中妙、腾今跨古,无像功全。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绿头鸭

体希夷。谷神玄牝为基。

气回蹙、三千六百,溯双关、风浪涟漪。

绕金城、泥牛拉凤,度玉径、木马参龟。

七返归真,九还复命,孕成魂圣瑞烟弥。

念般若、不迷三昧,得岸证无为。

超真境、红光素艳,出入相随。

洞天莹、清微洒落,恣阳魂、轻健风驰。

抉神耀、无涯炳辉,总辉开、千古容仪。

清净风光,冲虚活计,浩然一点顿无亏。

放圣变、通天彻地,珠显露摩尼。

如如相、腾腾兀兀,处处瑶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