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

体希夷。谷神玄牝为基。

气回蹙、三千六百,溯双关、风浪涟漪。

绕金城、泥牛拉凤,度玉径、木马参龟。

七返归真,九还复命,孕成魂圣瑞烟弥。

念般若、不迷三昧,得岸证无为。

超真境、红光素艳,出入相随。

洞天莹、清微洒落,恣阳魂、轻健风驰。

抉神耀、无涯炳辉,总辉开、千古容仪。

清净风光,冲虚活计,浩然一点顿无亏。

放圣变、通天彻地,珠显露摩尼。

如如相、腾腾兀兀,处处瑶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追求超脱的境界,以自然的神秘母性为基础。
气流回旋,如同三千六百个轮回,穿越风浪,泛起层层涟漪。
围绕着金色之城,泥牛牵引凤凰,走过玉石小径,木马与龟灵相伴。
经过七次轮回回归本真,九次返还恢复生命,孕育出神圣的灵魂,祥瑞之气弥漫。
领悟般若智慧,不迷失于深奥的禅定,达到无为的彼岸。
超越真实的境地,红光与素色相映,出入之间相互伴随。
洞天明亮,清微的气息洒落,阳魂轻盈,疾风般自由。
揭示神明的光辉,无边的光芒照耀,展现出千古的辉煌风采。
保持清净的心境,遵循虚空的智慧,浩然之气瞬间充满。
释放圣洁的力量,通达天地,明珠般的智慧显现。
永恒不变的形态,犹如瑶池中的景象,处处皆是仙境。

注释

体希夷:超脱的境界。
谷神玄牝:自然的神秘母性。
气回蹙:气流回旋。
溯双关:穿越风浪。
金城:金色之城。
木马参龟:木马与龟灵。
般若:般若智慧。
岸证:彼岸的证明。
超真境:超越真实境地。
红光素艳:红光与素色。
洞天莹:明亮的洞天。
恣阳魂:阳魂轻盈。
神耀:神明的光辉。
总辉开:展现光辉。
冲虚活计:虚空的智慧。
浩然:浩然之气。
放圣变:释放圣洁力量。
摩尼:明珠般的智慧。
如如相:永恒不变。
腾腾兀兀:景象生动。

鉴赏

这首诗名为《绿头鸭》,作者是元代的王吉昌。诗中以深奥的道家哲理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诗人运用了诸如“谷神玄牝”、“金城”、“玉径”、“七返归真”等道教术语,表达了对道家修炼和精神追求的理解,强调了回归自然、超脱物我、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

诗中的“绿头鸭”可能并非实指,而是借代或寓言,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自由。通过“红光素艳”、“洞天莹清”等描绘,展现出一种光明、清朗的意境,以及在其中畅游的自在与逍遥。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道家哲学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68)

王吉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平不详,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 号:超然子
  • 籍贯:元代

相关古诗词

绿头鸭.大圆觉海

混融成。大圆觉海峥嵘。

性珠显、恢弘祖意,慧风通、虚谷传神。

有中无、无中有有,应变处、廓尔纵横。

坦荡融通,杳冥豁爽,澄澄一混体无荣。

证动静、俱忘何在,触处露圆明。

如如貌、莫形莫状,真净真清。

灵通像、不增不减,罄劫一段光荣。

无限域、含容万有,遍四海、三际充盈。

荏苒冲虚,无离无坏,浩然一点括长生。

证未有、巍巍极致,奇特体妍精。

这模样、人能悟入,与道同名。

形式: 古风

黄鹤洞中仙

性命根基奥。道本阴阳造。

孤守灵光一点清,殆失观天道。三盗宜深讨。

四象当逆考。夺得乾坤造化权,结就圆明宝。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黄鹤洞中仙.顽空

深染顽空病。未识修真命。

徒昧阴阳变化机,密翳真心镜。念断为见性。

正是沉空净。不炼成丹妙体全,久久难归圣。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感庭秋

志通天地媾精神。消息葆全真。

造化玄黄极妙,炼九阳、魂变逡巡。

西来祖意坦然伸。无碍法门亲。

应化河沙周普,露妙圆、糟粕清醇。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