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泰陵(明朝显陵)周围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的感慨。首句“千林松桧郁相回”,通过茂密的松桧树林,展现了陵墓的庄严肃穆和岁月的沧桑。次句“永夜风生瀚海哀”,夜晚的风吹过广阔的陵园,带出一种悲凉与哀思。
第三句“万国昔曾瞻气象”,回忆起过去各国君王对泰陵的瞻仰,显示出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接着,“五云空复护崔嵬”以五彩祥云象征皇权,如今却只能空自守护着巍峨的陵墓,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古来凤鸟长难至”借凤凰比喻贤臣难得,暗示了对人才流失的遗憾。“天上龙髯定不回”则表达了对先帝的怀念,龙髯(古代皇帝的胡须)不再,象征着皇权的消逝。
最后两句“苦忆焚香赐第日,报恩真愧济时才”,诗人回忆起曾经蒙受恩赐的日子,深感自己未能以济世之才报答皇恩,流露出深深的愧疚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泰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才凋零的感慨,以及对自身未能尽忠报国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