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兴

倚天长剑为谁收,欲献君王镇九州。

世事漫随红日下,壮心空逐碧江流。

雁横西塞偏愁客,菊绽东篱始当秋。

抖擞向来尘土梦,便提蓑笠上渔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倚天长剑为谁而收藏,想要献给君王以守卫天下九州。
世间之事任凭红日西沉,壮志犹如江水空自东流。
大雁横飞在西方边塞,更增添了旅人的忧愁,菊花盛开在东篱,才宣告秋天的到来。
抖落往昔的尘土梦境,我决定披蓑戴笠,乘舟入江捕鱼。

注释

倚天:倚靠天意或宝剑。
长剑:长柄剑。
为谁收:为谁保管。
君王:古代最高统治者。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世事:世间的事情。
漫随:随意地跟随。
红日:夕阳。
壮心:豪情壮志。
碧江:清澈的江水。
雁横西塞:大雁横越西部边塞。
偏愁客:特别让旅人感到愁苦。
菊绽东篱:菊花在东边的篱笆旁绽放。
始当秋:开始标志着秋天的到来。
抖擞:振作精神。
尘土梦:过去的尘世之梦。
蓑笠:蓑衣和斗笠,渔夫的装扮。
渔舟:渔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夜兴》,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欲为国家立功却又不得志的复杂情感。

"倚天长剑为谁收,欲献君王镇九州。"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壮志和愿望,他手持长剑,渴望能够有所作为,为国家分忧,这里的“倚天”二字形容剑的长大,也象征着诗人胸怀宽广,有远大的抱负。

"世事漫随红日下,壮心空逐碧江流。"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红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碧江”则是壮心所向,但终究是“空逐”,表明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雁横西塞偏愁客,菊绽东篱始当秋。"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边塞之地,对着秋天飞过的雁阵,以及庭院中的菊花,感到一种孤独和忧虑。这里的“西塞”和“东篱”都强调了一种边远感,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愁绪。

"抖擞向来尘土梦,便提蓑笠上渔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虚幻梦想进行清算,并且决心要摆脱这些束缚,开始新的生活。“便提蓑笠”是准备出发,“上渔舟”则意味着要远离尘世,寻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寄潘倅

梦魂何事练溪滨,起自新春向晚春。

红杏园林催百舌,绿杨洲渚荐重唇。

一年好处是寒食,三月水边多丽人。

遥想使君行乐处,牡丹如障草如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游甘露寺

扁舟京口意踌躇,北固峰头泪满裾。

闻道昔时兵可用,未知今日事何如。

伤心南渡英雄尽,屈指中原岁月疏。

待见太平心始足,不妨归去老樵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又叙谢

竹翁恶俗客,屡举却尘翁。

云何一见我,捉手形深眷。

坐呼兰溪酒,即取太白劝。

阶前抱关卒,为我颜色变。

解榻经两眠,天寒恐冰霰。

主意厚且真,惜别如挽牵。

握手紫竹杖,眩转含飞电。

端作临水送,沙溪清练练。

还家甫席暖,书到惊一县。

特遣赠行诗,水剪梨花片。

且约二三子,同煮竹洲面。

岂意古人事,乃复今日见。

理发叙心曲,所属加餐饭。

无事觉昼长,明窗试笔砚。

形式: 古风

中原行怀古

汉家中原一百州,故老南望空悠悠。

问君北贼何足道,坐守画地如穷愁。

不共戴天是此仇,生不杀贼死不休。

诸公但能安身计,更无一点英雄气。

遂令多士皆沉醉,绝口不复言时事。

恭惟主上天勇智,皦日平生复仇志。

秋色平场千万骑,望里亭亭黄屋至。

六军拜手呼万岁,报恩便欲无生意。

西风萧瑟天无云,引领蟠冢愁黄曛。

白衣不得见天子,道人何得愁朱门,可怜泾渭胸中分。

愿起沔阳死诸葛,作我大宋飞将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