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甘露寺

扁舟京口意踌躇,北固峰头泪满裾。

闻道昔时兵可用,未知今日事何如。

伤心南渡英雄尽,屈指中原岁月疏。

待见太平心始足,不妨归去老樵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在京城口的小舟上我内心犹豫不决,站在北固山头泪水湿透了衣襟。
听说过去军队还能发挥作用,但如今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令人伤心的是,南渡的英雄们已经不在,回想起来,中原的时光似乎已变得稀疏。
直到看到天下太平,我的心才会满足,也许回归田园,做一名樵夫渔夫也不错。

注释

扁舟:小船。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踌躇:犹豫不决。
北固峰头:北固山的山顶。
泪满裾:泪水打湿了衣襟。
昔时:过去。
兵可用:军队还能发挥作用。
今日事何如: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伤心:悲痛。
南渡:从南方渡江而来,指逃离战乱。
英雄尽:英雄们都已离去。
中原: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代指中原地区。
岁月疏:时间过得太快。
太平:社会安定。
心始足:心满意足。
归去:回去。
老樵渔:年老后过着樵夫和渔夫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游甘露寺》。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扁舟上徘徊于京口之地,心中充满了踌躇和忧虑。北固峰头,泪水湿润了衣裾,这种情感的流露显示了诗人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对现实的一种无奈。

“闻道昔时兵可用,未知今日事何如”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英雄辈出的怀念,以及对于当前形势的不解与迷茫。昔日能征战沙场、勇猛作战的英雄们已经不再,而现实又是如此迷雾重重,令人难以预测。

“伤心南渡英雄尽,屈指中原岁月疏”诗人通过对南渡时期英雄辈出的追忆,以及对中原岁月的回望,表达了深深的忧伤之情。这里的“屈指”即是说时间流逝得很快,而中原的岁月却变得如此稀疏和难以捉摸。

“待见太平心始足,不妨归去老樵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只要能够看到一个太平的世界,心灵才会得到满足,那时候即使是归隐田园,也不算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回顾,抒写了对英雄辈出与时代变迁的深切感悟,以及对于太平盛世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又叙谢

竹翁恶俗客,屡举却尘翁。

云何一见我,捉手形深眷。

坐呼兰溪酒,即取太白劝。

阶前抱关卒,为我颜色变。

解榻经两眠,天寒恐冰霰。

主意厚且真,惜别如挽牵。

握手紫竹杖,眩转含飞电。

端作临水送,沙溪清练练。

还家甫席暖,书到惊一县。

特遣赠行诗,水剪梨花片。

且约二三子,同煮竹洲面。

岂意古人事,乃复今日见。

理发叙心曲,所属加餐饭。

无事觉昼长,明窗试笔砚。

形式: 古风

中原行怀古

汉家中原一百州,故老南望空悠悠。

问君北贼何足道,坐守画地如穷愁。

不共戴天是此仇,生不杀贼死不休。

诸公但能安身计,更无一点英雄气。

遂令多士皆沉醉,绝口不复言时事。

恭惟主上天勇智,皦日平生复仇志。

秋色平场千万骑,望里亭亭黄屋至。

六军拜手呼万岁,报恩便欲无生意。

西风萧瑟天无云,引领蟠冢愁黄曛。

白衣不得见天子,道人何得愁朱门,可怜泾渭胸中分。

愿起沔阳死诸葛,作我大宋飞将军。

形式: 古风

壬戌岁春怀(其一)

病起南皋二月时,镜中樗散鬓成丝。

不因雀噪檐间树,春雪春晴总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日月莲花歌

伟哉天地间,谁家两枝莲。

红莲一枝瑰子鲜,白莲一枝雪样妍。

两花径面各千里,压尽众草无朱铅。

不见卖花翁,不知阿谁担南躔又北躔。

不见卖花蜂,但见乌蟾两点追过天津桥那边。

有时双晕更整整,有时五彩尤戋戋。

有时露下花头湿,有时风起花头偏。

五凤衔入渊中渊,六龙插上天中天。

一入一上知何年,至今络绎如梭穿。

花敛作昏舒作昼,世间未识春前后。

神农教民乱耕耨,唐侯指出两花定节候。

唐侯司花方少年,朝朝暮暮长与花周旋。

苟非其人子莫传,为花拣得花中仙。

姚家爱花故不俗,花前自鼓薰风曲。

綵旗幻出芙蓉面,晚来旗脚薰风转。

此花不费一钱买,付与后来司花作模楷。

青春飞过秋飞回,红白芙蕖花自开。

曾观尧舜山河去,也见汉唐池馆来。

看花人逐年年改,畴昔看花几人在。

惟有阿兄日珠姊月珠,坐乘两花抚四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