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起万林寒,月出千峰白。
门外苍松影,疑是卧龙迹。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湖边的静谧与神秘氛围。首句“风起万林寒”以“风”作为引子,暗示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同时通过“寒”字渲染了一种清冷的气氛,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风吹得寒冷起来,树木也因之而显得更加萧瑟。接着,“月出千峰白”则将视角转向天空,月亮的出现为群山披上了一层银白的光辉,使得原本寂静的山峰在月光下变得格外醒目和神秘。
“门外苍松影,疑是卧龙迹”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感。门外的苍松在月光的照射下投下了长长的影子,这影子在诗人眼中仿佛是传说中卧龙留下的痕迹。这里不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松影比作卧龙的足迹,更增添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和浪漫色彩,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龙,以及它可能带来的祥瑞或神秘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想象的夜晚湖边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自然现象的浪漫想象。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寒飙暗夕林,中夜忽以朗。
晨起开石门,雪花如大掌。
冉冉山上梅,皎皎山中月。
月下摘梅花,幽香满肌骨。
白雪满湖村,夜深仍出门。
湖边千树林,一一玉龙蹲。
使者自南来,投书报江渚。
把读沧波上,蛟龙作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