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人人都说江南好,来到这的游人只想在江南慢慢变老。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美丽无比,盛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要愁肠寸断。

注释

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
只合:只应。
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
碧于天:一片碧绿,胜过天色。
垆边:指酒家。
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
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乐。
如还乡离开江南,当使人悲痛不已。
须:必定,肯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其二)》。在这短暂而深刻的诗篇中,韦庄以其独特的感性和哲理,对江南之美进行了描绘,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首句“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既点明了江南美丽的共识,也透露出了诗人对长久流连于江南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好”不仅是自然景观之美,更蕴含着一种文化和情感的积淀。

接着,“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春景图。在这安详的氛围中,诗人以“画船”为枕,聆听春雨之声,沉浸在自然界的和谐与平静之中。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则是对江南女性美的一种描绘。这里的“垆边人”,即是在田埂旁劳作的人们,而“似月”、“皓腕”、“双雪”则形容了她们柔和、洁净而高贵的气质。

最后,“未老莫还乡,還乡须断肠”表达了一种对故土的深情,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在年华未老之前,不应轻易返回家乡,因为一旦踏上归途,必将带来无尽的哀伤和对过往生活的割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美景与人文情怀的描绘,以及对于流年、离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与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四)

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水调歌头(其十三)甲午九日牛山作

不饮强须饮,今日是重阳。

向来健者安在,世事两茫茫。

叔子去人远矣,正复何关人事,堕泪忽成行。

叔子泪自堕,湮没使人伤。燕何归,鸿欲断,蝶休忙。

渊明自无可奈,冷眼菊花黄。

看取龙山落日,又见骑台荒草,谁弱复谁强。

酒亦有何好,暂醉得相忘。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