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睢阳双庙二首(其二)

渔阳哭骑满关东,百战孤城挫贼锋。

唐室兴亡系公等,九原可作更谁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渔阳的哀号声充斥着关东地区,每一场战斗都在孤城中挫败敌人的锐气。
唐朝的兴衰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了,九泉之下还有谁能跟随你们继续战斗呢?

注释

渔阳:古代地名,今北京附近。
哭骑:悲泣的骑兵。
满关东:遍布整个关东地区。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市。
挫贼锋:打击敌人的锐气。
唐室:唐朝。
兴亡:兴盛与衰落。
系公等:取决于你们。
九原:指墓地,代指死亡。
更谁从:还有谁能跟随。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张表臣的《题睢阳双庙二首》(其二),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怀。张表臣以渔阳一地为背景,通过对古战场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国家兴亡的担忧,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渔阳哭骑满关东" 一句,以渔阳这一历史上多次兵戈相见之地,作为哭泣的骑士遍布的场所,形象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悲凉与毁灭。这里的“骑”指的是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他们的生命如同秋叶般被战争无情地摧毁。

"百战孤城挫贼锋" 这一句,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渔阳作为军事要塞所承受的历史重压。孤城在这里象征着坚守的勇气和孤独,而“挫贼锋”则强调了这座城池经历过无数次与敌人的战斗,抵御住了外来侵略者的锋芒。

"唐室兴亡系公等,九原可作更谁从" 这两句诗,则直接点出了国家的命运与英雄人物的关系。张表臣通过“唐室兴亡”直指历史上的大唐帝国,其兴衰成败都系于那些能够担当重任的英雄人物身上。而“九原”则是古代边塞之地,常用来比喻辽阔无垠的战场和疆土。张表臣在这里发问,除了眼前的这些英雄,还有谁能跟随他们,继续为国家的存续而战?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渔阳这一历史地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去战争的沉思,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于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20)

张表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睢阳双庙二首(其一)

张许昭鸿烈,南雷贾共灵。

无瑕双白璧,有曜五华星。

怀哲音容在,伤时涕泪零。

向来丹凤阙,犹带犬羊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观高邮寺壁曹仁熙画水

曹生画手信有神,毫端风雨生奫沄。

波涛不合来翻屋,鲛鳄何须欲噬人。

汤汤此水势方割,阳侯郁怒冯夷搏。

鼍掷鲸呿海岳惊,雾塞云昏光景薄。

开元将军爱骅骝,拳奇灭没隘九州。

时危此物岂易得,写此尚可销人忧。

末有乃孙画乃水,逋客见之心欲死。

雷奔电击走中原,鱼怖龙愁宁忍视。

先生道眼高昆崙,聊将妙语破迷津。

中流险绝待舟楫,四海浩荡须经纶。

我生甘作淮海客,身脱垂涎头雪白。

惊心未定畏漰湍,欲觅平波泛家宅。

此身端的老江湖,雨笠烟蓑是所图。

他年但饱扬州米,今日宁论甓社珠。

形式: 古风

琵琶

白鸽潜来入紫槽,朱鸾飞去唳青霄。

江边塞上情何限,瀛府霓裳曲再调。

漫道灵妃鼓瑶瑟,虚传仙子弄云璈。

小怜破得春风恨,何似今宵月正高。

形式: 七言律诗

菩萨蛮.过吴江

垂虹亭下扁舟住。松江烟雨长桥暮。白纻听吴歌。

佳人泪脸波。劝倾金凿落。莫作思家恶。

绿鸭与鲈鱼。如何可寄书。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