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

白鸽潜来入紫槽,朱鸾飞去唳青霄。

江边塞上情何限,瀛府霓裳曲再调。

漫道灵妃鼓瑶瑟,虚传仙子弄云璈。

小怜破得春风恨,何似今宵月正高。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名为《琵琶》,创作于宋代,由张表臣所著。它以精美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位琵琶女艺人的形象,以及她在江边演奏时所激发的无限情思。

首句“白鸽潜来入紫槽”以神秘的意境开篇,白鸽象征着纯洁与自由,而紫槽则是古代宫殿中常见的建筑元素,这里暗示着某种超脱尘世的美好。紧接着,“朱鸾飞去唳青霄”则展现了另一番壮丽景象,朱鸾(即凤凰)代表着高贵与美丽,它的飞翔象征着向往和追求。

第三、四句“江边塞上情何限,瀛府霓裳曲再调”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琵琶女艺人的赞美。江边和塞上的寥寥几笔勾勒出广阔无垠的情感世界,而“瀛府霓裳曲再调”则透露出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深情与投入。

第五、六句“漫道灵妃鼓瑶瑟,虚传仙子弄云璈”中,“灵妃”和“仙子”的提及,不仅是对琵琶女艺人的形象美化,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这里的“瑶瑟”与“云璈”,都是古代乐器的名称,通过它们的演奏,传递出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最后两句“小怜破得春风恨,何似今宵月正高”中,“小怜”一词充满了诗人对琵琶女艺人的同情和赞赏。春风往往象征着欢乐与生机,但在这里,它却带上了“恨”的色彩,这是因为诗人感受到艺术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而“今宵月正高”则是在强调这一刻的美好与珍贵,月亮作为夜晚的象征,在诗中常用来表达思念、期待或是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琵琶女艺人的描绘,以及她演奏时所激发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收录诗词(20)

张表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过吴江

垂虹亭下扁舟住。松江烟雨长桥暮。白纻听吴歌。

佳人泪脸波。劝倾金凿落。莫作思家恶。

绿鸭与鲈鱼。如何可寄书。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蓦山溪

楼横北固,尽日厌厌雨。

欸乃数声歌,但渺漠、江山烟树。

寂寥风物,三五过元宵,寻柳眼,觅花英,春色知何处。

落梅呜咽,吹彻江城暮。

脉脉数飞鸿,杳归期、东风凝伫。

长安不见,烽起夕阳间,魂欲断、酒初醒,独下危梯去。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句(其二)

云移鸟灭没,风霁蝶飞翻。

形式: 押[元]韵

句(其一)

已乘云气翳凤麟,六百馀岁无斯民。

想像璧月何当亲,虎头摩诘俱泯沦。

谁其画者陆仲仁,远绍乃祖高无伦。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