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卢仝

贤人无官死,不亲者亦悲。

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邻比。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

天子未辟召,地府谁来追。

长安有交友,托孤遽弃移。

冢侧志石短,文字行参差。

无钱买松栽,自生蒿草枝。

在日赠我文,泪流把读时。

从兹加敬重,深藏恐失遗。

形式: 古风

翻译

贤德之人若无官职去世,就连不亲近的人也会感到悲伤。
只让古时的幽魂哭泣,又添了新的邻居作伴。
他一生四十载,始终穿着朴素的白布衣裳。
天子未曾征召他,死后又有谁去地府寻觅。
他在长安的朋友,突然将孤儿托付后事,他却离世。
墓旁的墓志铭简短,字迹歪斜难以辨识。
没有钱财买松树种植,只有野蒿草丛生。
他在世时赠予我的文章,每当流泪阅读时。
从此更加敬重他的遗物,深藏以防遗失。

注释

贤人:品德高尚的人。
官死:因无官职而去世。
古鬼:古代的幽魂。
新邻:新近去世的人的邻居。
白布衣:平民百姓的衣物。
辟召:帝王的征召。
托孤:临终前托付孤儿。
志石:墓志铭。
参差:不整齐,歪斜。
蒿草:野草。
赠我文:赠送的文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哭卢仝》。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已故友人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

“贤人无官死,不亲者亦悲。”开篇两句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即便是没有官方职位的人去世,连不太熟悉的人都会感到悲伤。这里的“贤人”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卢仝,他虽然无官,但他的去世依然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悲痛。

接下来的“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邻比。”则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已经到了极点,以至于连过去的人物都被感动得落泪,甚至与现实中的邻里相比,也显得更加悲痛。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这两句描写卢仝一生的清贫,他活了四十年,只穿着简单的白布衣服。这不仅是对其生活状况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对他的同情和尊敬。

“天子未辟召,地府谁来追。”这里的“天子”指的是皇帝,而“地府”则是死后的世界。诗人感叹,即使在世时没有得到皇帝的征召,在去世后也没有神灵来迎接,这种孤独和冷清让人感到悲哀。

“长安有交友,托孤遽弃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厚谊,他在长安与卢仝结下深厚的友谊,但如今卢仝去世,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冢侧志石短,文字行参差。”这里描写的是墓碑上的文字简短且不整齐,这是对逝者生前清贫状况的一种书写,也反映出诗人对其一生的感慨。

“无钱买松栽,自生蒿草枝。”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松树种植,而墓地周围却自然长出了蓬草。这是对逝者生命力和自然力量的一种颂扬,同时也凸显了生前的贫困。

“在日赠我文,泪流把读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读到卢仝生前送给自己的文字时,不禁潸然泪下。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逝者才华和文字所产生的情感共鸣。

“从兹加敬重,深藏恐失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将会更加珍视和保管这些文字,因为它们是与逝者之间唯一的精神联系,生怕有一天会丢失这份宝贵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卢仝平生的描述,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深切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友谊、才华和生命价值的珍视。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斋中

眈静非谬为,本性实疏索。

斋中一就枕,不觉白日落。

低扉碍轩辔,寡德谢接诺。

丛菊在墙阴,秋穷未开萼。

所餐类病马,动影似移岳。

欲驻迫逃衰,岂殊乱绠缚。

已见饱时雨,应丰蔬与药。

形式: 古风

莲峰歌

锦砾潺湲玉溪水,晓来微雨藤花紫。

冉冉山鸡红尾长,一声樵斧惊飞起。

松刺梳空石差齿,烟香风软人参蕊。

阳崖一梦伴云根,仙菌灵芝梦魂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宿悬泉驿

晓行沥水楼,暮到悬泉驿。

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

形式: 五言绝句

寄山中王参

我看岳西云,君看岳北月。

长怀燕城南,相送十里别。

别来千馀日,日日忆不歇。

远寄一纸书,数字论白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