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道洽的作品,名为《梅花七律(其二十一)》。诗人在此作中展现了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自己超脱尘世、独享清福的情怀。
开篇“子真世裔神仙种”,以“神仙种”来形容梅花,既表明其出自仙家,也点出了梅花的不染尘俗。紧接着,“和靖家风冰玉身”则强化了这一特质,用“和靖”二字传递了一种平和、淡雅之意,而“冰玉身”更是将梅花比作如冰似玉,形象地描绘出其清纯无暇的美。
诗中“只此玲珑三数蕊,不知收拾几多春”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奈和感慨。诗人以梅花之“三数蕊”(可能指梅花的三瓣或三朵)比喻岁月的短暂,而自己却不知不觉中已过了多少个春天,表达了一种对时间的珍惜与留恋。
下片“香浮静夜天知己,影浸寒池月写真”则描绘了一幅梅花在静谧夜晚散发清香,与明月共舞的情景。这里,“香浮静夜”强调了梅花的香气能在寂静之夜中飘散,而“天知己”则暗示诗人与自然的默契和交流。而“影浸寒池月写真”则是一幅动人的画面,通过对光影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见到梅花投射在水中的倒影,与明月交相辉映。
结尾两句“留待楚骚千载恨,花中谁识独醒人”,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上才子佳人的怀念,以及自己置身于花间,对周遭世事的超然。这里的“楚骚”指的是古代文学家屈原和宋玉,他们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悲怨情感。而“独醒人”则是诗人自喻,表明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中保持着清醒与独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时间以及自我定位的一种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