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冯太史登府讣寄挽六章(其一)

强力不缚虎,手以蚕丝缠。

鬼箓轻文章,黄土无才仙。

山猴苦冻骨,白云不为棉。

史传遗姓名,谁傲蜉蝣年?

公也绣州杰,少志横八埏。

欲从苍颉世,搜括虫鸟天。

妾御蔡石经,仆视扬太玄。

神獬岸独角,吸古如吸泉。

老容惫将皱,揽镜犹拂铅。

岂伊灶下妪,尽解春风怜。

著书以尺量,赎命无一钱。

巫咸久瞆聋,曷贵羲和鞭?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闻冯太史登府讣寄挽六章》中的第一首。全诗以哀悼的基调,表达了对冯太史逝世的深切哀思。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冯太史的才华与品德。如“强力不缚虎,手以蚕丝缠”,以强力与柔弱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冯太史既有刚毅的品质,又有细腻的心思。“鬼箓轻文章,黄土无才仙”则表达了对冯太史才华的赞美,认为他的文章如同仙人般高妙,即使在黄土之下也能流传千古。

接着,“山猴苦冻骨,白云不为棉”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冯太史的坚韧与超脱。“史传遗姓名,谁傲蜉蝣年?”则表达了对冯太史历史地位和不朽名声的肯定,即便像蜉蝣那样短暂的生命,也能因历史的记载而永存。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冯太史的个人形象与精神世界:“公也绣州杰,少志横八埏。”赞扬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志向远大。“欲从苍颉世,搜括虫鸟天。”表达了他对文字与知识的热爱,渴望探索宇宙的奥秘。“妾御蔡石经,仆视扬太玄。”描述了他勤奋学习,广泛涉猎,不仅精通经典,还深入研究更深层次的知识。“神獬岸独角,吸古如吸泉。”以神兽獬豸象征冯太史的智慧与洞察力,他能汲取古代的智慧如同泉水一般源源不断。“老容惫将皱,揽镜犹拂铅。”描绘了冯太史年老时的从容与淡泊,即使面对岁月的痕迹,他依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明亮。“岂伊灶下妪,尽解春风怜。”表达了对冯太史人格魅力的赞美,认为他不仅才华横溢,更有温暖人心的力量。“著书以尺量,赎命无一钱。”赞扬他以著作衡量人生价值,不求物质的回报。“巫咸久瞆聋,曷贵羲和鞭?”则是对冯太史逝世的感慨,认为他的离去如同失去了重要的指导者,令人惋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冯太史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闻冯太史登府讣寄挽六章(其二)

顽马堪意驯,漫愁牧者笑。

堕地既云男,精华听其盗。

读书升玉堂,苏锥愿亦报。

敢防龙颔珠,竟从海隅掉。

五斗作命官,复难习糠糙。

訾彼热腑人,腼颜假文诰。

日月无返轮,身穷见能到。

一几罗万年,风霆辟群噪。

纵非堂皇军,卓然树偏纛。东山?莫援,未防厕敦导。

斯人今不存,遗光感萤爝。

惜哉一篑功,犹虚此生造。

形式: 古风

闻冯太史登府讣寄挽六章(其三)

拂席为黉师,何羡木天暇?

百甓如厌劳,一瓻自移借。

时予初列庠,审的未娴射。

抱垆倾水银,但寻地孔泻。

倏悬明月梯,升我万仞华。

遂使汎滥驰,不复顾龙诧。

天地何古今,气以所亲藉。

王业诚罔希,在运亦须霸。

九州无废泥,八神有同蜡。

公也血护猩,吾脐且怜麝。

出入交史监,相纠不相赦。

风逝难往追,谁来索吾罅?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闻冯太史登府讣寄挽六章(其四)

公苟求热官,反掌如拾钱。

何难勋簿名,索列州府前。

凛然谢欺伪,闭户珍寒毡。

似抱苜蓿香,故傲羊胛膻。

谁知忧世心,几常虑之先。

六门遽沈沼,飞火焚堂鳣。

万卷庋阁书,灰烬无剩编。

褫衣抱木主,棘拇流血泉。

夺魄刀剑山,持魂西风鸢。

过江贻我书,字字星芒镌。

誓扬银潢波,洗濯祅虹天。

所愿虽莫成,矢志信其专。

奈何郁勃怀,与生同弃捐。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闻冯太史登府讣寄挽六章(其五)

时予投荒山,与公隔百里。

泬寥天无鸿,但有燧云紫。

燧云连句馀,江河见枯底。

盗贼如猬毛,官衢绝行屣。

报书苦无由,传闻惑生死。

纸笔成废材,何从诉心痏?

坏牖风灯孤,村鸮夜搀鬼。

卧见蚩尤星,阴芒射床觜。

有时梦见公,深墨面容毁。

似悲西风盲,苦漂断矶苇。

民户多不完,谁犹弁矜頍?

但祝公早还,洁身尚非罪。

匿有灵均怀,在眼即湘水。

犹期他日逢,同证此身诡。

置酒明山高,一振气颓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