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节之衡之两舍人入燕

龙驹凤雏两陆子,并驾秋风鞭騄駬。

老眼一见失惊喜,定知乃翁元不死。

生子真足慰人心,景升诸儿豚犬耳。

满朝誉翁不容口,世禄固应传不朽。

为官岂计多得钱,取印终须大如斗。

我是韩家十八郎,里中曾拜北平王。

碧梧停鹄已飞去,玉雪娟娟今在傍。

往事伤怀泪如水,矻矻穷年吾老矣。

欲追霞佩小颉颃,手倦束书携不起。

形式: 古风

翻译

龙驹凤雏如同陆氏双子,一起驾驭秋风疾驰騄駬。
我初次见到他们便心生欢喜,确信你的父亲并未真正离去。
有这样的儿子确实能宽慰人心,像刘表的儿子只是猪狗之辈。
满朝官员都赞誉你,对你父亲的赞美滔滔不绝。
做官并非只为多捞钱,重要的是留下清名,如同巨印一般永垂不朽。
我是韩家第十八郎,乡里曾尊称我为北平王。
那棵碧梧下停留的天鹅已经飞走,而你如玉雪般纯洁如今就在身边。
回忆过往令人感伤,岁月匆匆,我已老矣。
想追寻如霞佩般的美好,却因疲倦无法再拿起堆积的书籍。

注释

龙驹凤雏:比喻杰出的人物。
陆子:指陆逊和陆绩。
騄駬:骏马。
乃翁:你的父亲。
元不死:实际上并未去世。
景升:刘表的字。
豚犬耳:比喻无能或不成器的人。
誉翁:赞誉你的父亲。
不容口:无法用言语表达。
世禄:世代承袭的爵位。
大如斗:形容官印巨大。
韩家十八郎:自称。
北平王:对自己的尊称。
碧梧:青翠的梧桐。
玉雪娟娟:形容洁白如玉。
矻矻穷年:终日劳碌。
吾老矣:我已老去。
霞佩:美好的事物。
小颉颃:稍微争胜。
束书:捆起书籍。
携不起:拿不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节之衡之两舍人入燕》,通过对龙驹凤雏般的才俊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祝福。首句“龙驹凤雏两陆子,并驾秋风鞭騄駬”形象地描绘了两位杰出人才犹如骏马并驱,才华横溢。接着,“老眼一见失惊喜,定知乃翁元不死”表达了诗人见到他们的欣喜,认为他们的成就预示着他们父亲的智慧并未消逝。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这两个年轻人的非凡品质:“生子真足慰人心,景升诸儿豚犬耳”,与曹植《赠白马王彪》中的“豚犬无知,不如兄弟”形成对比,赞美他们远超寻常。随后,诗中提到“满朝誉翁不容口,世禄固应传不朽”,表达了对他们的家族荣耀和未来的肯定。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感慨:“为官岂计多得钱,取印终须大如斗”,意在提醒他们追求高尚的官德,而非仅以财富为重。最后,诗人自比“韩家十八郎”,表达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自己老去的感叹,以及对后辈的勉励:“欲追霞佩小颉颃,手倦束书携不起”。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人才的赞赏,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后学的期许。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仲华葛兄

蓉城诸葛何绵绵,一门青紫三百年。

闻孙流落湘江上,手握美瑾怀香荃。

夜行衣绣岂足荣,归梦皛皛经山川。

君家元有紫荆树,一枝两枝枯或妍。

当暑归来憩其下,俯仰陈迹心茫然。

墙东野人头雪白,乃翁坐上琴书客。

凤毛一见眼双明,豚犬吾儿空自责。

追思老少各时异,坐阅兴衰疑世隔。

江湖来往慎风波,他年重会铜驼陌。

形式: 古风

送刘青璧湖北道按察

飘然南去客,使者趣扬舲。

白帝秋云滑,黄牛暮雨腥。

寻诗行楚甸,问酒宿巴汀。

北道人多朴,无词到讼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华仲实译史入京

苍颉何代人,后乃有冰斯。

智者能创物,此理不复疑。

国朝重文字,设官如经师。

君才实楚产,北学尤恢奇。

冥鸿登翰音,威凤呈羽仪。

青云睨子贵,皓首笑吾衰。

尚白玄空守,飞黄势莫追。

祖行迟出郭,东畎正耘耔。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州官解任

小郡凋零不可为,长官贤厚莫能欺。

政声邻邑皆传说,心事同僚尽得知。

堪笑青蝇工点污,敢将白璧强瑕疵。

清时公论终难泯,遗爱空留去后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