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华葛兄

蓉城诸葛何绵绵,一门青紫三百年。

闻孙流落湘江上,手握美瑾怀香荃。

夜行衣绣岂足荣,归梦皛皛经山川。

君家元有紫荆树,一枝两枝枯或妍。

当暑归来憩其下,俯仰陈迹心茫然。

墙东野人头雪白,乃翁坐上琴书客。

凤毛一见眼双明,豚犬吾儿空自责。

追思老少各时异,坐阅兴衰疑世隔。

江湖来往慎风波,他年重会铜驼陌。

形式: 古风

翻译

成都的诸葛家族多么繁盛,一门显贵延续了三百年。
听说孙子流落在湘江边,手中紧握着美玉,心中怀念着亲人。
华丽的夜行衣裳怎能代表荣耀,归乡的梦境穿越重重山川。
你们家中原有一株紫荆树,枝繁叶茂或凋零各有其态。
夏日炎炎,归来时在树荫下休憩,回忆过往,心中充满迷茫。
墙东的野人头发已如白雪,那是你的父亲,一位琴书相伴的雅士。
初次见到你,如同凤凰展翅,让我眼前一亮,但想起豚犬般的儿子,只能自我责备。
追忆过去,老少时光差异大,目睹家族兴衰,仿佛隔世。
行走江湖要谨慎风浪,期待未来能在铜驼陌再次相聚。

注释

蓉城:成都的别称。
诸葛:诸葛亮的姓氏,此处代指家族。
绵绵:形容家族延续不断。
青紫:古代官服颜色,象征显贵。
湘江:长江支流,位于湖南。
美瑾:美丽的玉,象征珍贵。
紫荆树:一种常绿植物,象征家族。
墙东野人:隐居者,对主人的谦称。
豚犬:比喻不成器的儿子。
铜驼陌:代指繁华的都市街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仲华葛兄》,以送别友人葛兄为题,表达了对葛氏家族的敬仰与感慨。首句“蓉城诸葛何绵绵”,以成都的诸葛姓氏起兴,暗示葛兄家族的显赫与延续。接下来的“一门青紫三百年”进一步强调了葛家世代出仕的荣耀。

诗中提到葛兄的不幸遭遇,“闻孙流落湘江上”,表达对葛兄子孙流离失所的同情。诗人感慨“夜行衣绣岂足荣”,暗示了富贵生活的虚幻,以及对回归朴素生活的向往。“归梦皛皛经山川”,描绘了葛兄归乡之路的遥远和心境的迷茫。

“君家元有紫荆树,一枝两枝枯或妍”运用象征手法,紫荆树象征家族兴衰,即使有枯萎也有繁茂,寓意葛家虽有起伏但仍有希望。“当暑归来憩其下”,期待葛兄在艰难时刻能暂得安宁。“墙东野人头雪白,乃翁坐上琴书客”则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暗示葛兄的淡泊与才情。

最后两句“追思老少各时异,坐阅兴衰疑世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变迁、世事沧桑的深沉感慨。结尾处“江湖来往慎风波,他年重会铜驼陌”寄寓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葛兄能在江湖中谨慎前行,未来还有重逢之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关切,又有对历史兴衰的哲思,展现了陆文圭独特的诗风。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刘青璧湖北道按察

飘然南去客,使者趣扬舲。

白帝秋云滑,黄牛暮雨腥。

寻诗行楚甸,问酒宿巴汀。

北道人多朴,无词到讼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华仲实译史入京

苍颉何代人,后乃有冰斯。

智者能创物,此理不复疑。

国朝重文字,设官如经师。

君才实楚产,北学尤恢奇。

冥鸿登翰音,威凤呈羽仪。

青云睨子贵,皓首笑吾衰。

尚白玄空守,飞黄势莫追。

祖行迟出郭,东畎正耘耔。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州官解任

小郡凋零不可为,长官贤厚莫能欺。

政声邻邑皆传说,心事同僚尽得知。

堪笑青蝇工点污,敢将白璧强瑕疵。

清时公论终难泯,遗爱空留去后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师本竹

鲁国几男子,陋巷称颜渊。

箪食何从出,赖有负郭田。

养志本无求,求人志可怜。

蜀翁古奇士,束书裹寒毡。

客来拥毡坐,客去挟书眠。

索供广文饭,催送司业钱。

玉瓶何处酒,翠釜谁家烟。

我乃遭数奇,彼胡钟美偏。

厄穷不自悯,静退犹为贤。

揖士撤讲席,呼儿买归船。

后游记何日,今别已高年。

感翁出处迹,抚几心茫然。

握手出门去,梅雨暗江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