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二首(其二)

暖枕眠溪柳,僧斋昨夜期。

茶香秋梦后,松韵晚吟时。

共戏鱼翻藻,争栖鸟坠枝。

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温暖的枕上酣睡于溪边的柳树下,与僧人的斋饭约定在昨晚。
秋日梦境之后是茶香缭绕,傍晚时分在松林间吟诗时传来阵阵松涛声。
一同嬉戏时鱼儿翻动着水藻,鸟儿争相栖息以致树枝低垂。
重阳节应当痛饮一番,栽种菊花来装点东边的篱笆。

注释

暖枕:温暖的枕头。
眠:睡觉。
溪柳:溪边的柳树。
僧斋:僧人的斋房。
昨夜期:昨晚的约定。
茶香:茶叶的香气。
秋梦后:秋天的梦醒之后。
松韵:松树的声音,这里指松涛。
晚吟时:傍晚吟诗的时候。
共戏:一起玩耍。
鱼翻藻:鱼在水中翻动水藻。
争栖:争相栖息。
鸟坠枝:鸟儿使得树枝因重量而下垂。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一醉:大醉一次。
栽菊:种植菊花。
东篱:东边的篱笆,典故出自陶渊明的诗句,代指田园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语言平淡却富有意境。首句“暖枕眠溪柳”,通过对静谧环境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宁静心情。“僧斋昨夜期”则点出了与朋友相约之事,或许是在表达一种简单纯粹的人际关系。

接下来的“茶香秋梦后”,通过茶香这一物象,勾勒出一个温馨的居所氛围,而“松韵晚吟时”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情感。

中间两句“共戏鱼翻藻,争栖鸟坠枝”,生动地描绘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显示出一种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和享受。

最后,“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则是诗人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时的逸乐生活,以及他亲手栽种菊花以助边境之意。这些细节都显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是对传统中国文化中“归隐”、“田园诗”理念的一次美好抒发。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献白尹

醉舞任生涯,褐宽乌帽斜。

庾公先在郡,疏傅早还家。

林晚鸟争树,园春蜂护花。

高吟应更逸,嵩洛旧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献鄜坊丘常侍

诏选将军护北戎,身骑白马臂彤弓。

柳营远识金貂贵,榆塞遥知玉帐雄。

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

蓬莱每望平安火,应奏班超定远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献韶阳相国崔公

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

舟回北渚经年泊,门接东山尽日登。

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

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蒙河南刘大夫见示与吏部张公喜雪酬唱辄敢攀和

风度龙山暗,云凝象阙阴。

瑞花琼树合,仙草玉苗深。

欲醉梁王酒,先调楚客琴。

即应携手去,将此助商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