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生辰(其二)

谤焰谗波岂易然,功成方验古无前。

十年险阻忠偿国,万口纷纭诚格天。

已遣烽消边障火,行看贯朽大农钱。

如今闻道持盈业,旦旦开陈黼扆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诽谤和流言怎能轻易平息,成功之时才验证古来无先例。
十年艰辛忠诚报效国家,千万人议论中真诚感动上天。
已经消除边境的战火,即将看到庞大的财政得以充实。
如今听说治理国家要守成不溢,每日在朝廷上陈述治国之道。

注释

谤焰谗波:诽谤和流言蜚语。
岂易然:怎能轻易平息。
功成:成功之时。
古无前:古来无先例。
十年险阻:十年艰辛。
忠偿国:忠诚报效国家。
万口纷纭:千万人议论。
诚格天:真诚感动上天。
烽消边障火:消除边境战火。
贯朽大农钱:使财政充实。
持盈业:守成不溢。
旦旦:每日。
黼扆边:朝廷上陈述治国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即苏东坡)的作品,名为《上枢密生辰》(其二)。苏轼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足迹。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中的“谤焰谗波岂易然,功成方验古无前。”表达的是在困难和挑战中取得成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经历严峻的考验,而这样的成就往往是史无前例的。这里,“谤焰”指的是舆论的炙热和质疑声浪,“谗波”则象征着诽谤和中伤之声。而“功成方验古无前”说明了诗人对于自身所取得的成就是极其自豪的,因为它在历史上找不到先例。

接下来的“十年险阻忠偿国,万口纷纭诚格天。”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以及面对无数质疑和诽谤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这里,“十年”可能指的是长时间的艰苦努力,“险阻”则是对艰难险阻的一种形象化表达。“万口纷纭”描绘了众人议论纷繁复杂的情景,而“诚格天”则强调了诗人的真诚和坚定。

第三句“我已遣烽消边障火,行看贯朽大农钱。”显示出诗人在国家的边疆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遣烽消边障火”意味着解除了边境的威胁,“行看贯朽大农钱”则可能是在强调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支持,展现了诗人对于国计民生的深切考虑。

最后两句“如今闻道持盈业,旦旦开陈黼扆边。”表达的是诗人在听到某种好消息后所持有的满足和成功感,以及每天早晨对朝廷的敬奉之情。这里,“持盈业”可能指的是保持满意而不骄傲的心态,“旦旦开陈黼扆边”则象征着诗人对于朝政的日常关注与忠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成就和国家贡献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我价值实现和历史地位的追求。

收录诗词(226)

仲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枢密生辰(其三)

儿童犹解仰芬芳,合缀韩门弟子行。

久矣飘蓬疏望履,幸哉拥彗即升堂。

夔龙会合时千载,鸥鹭留连天一方。

遥愿衮衣仍鹤发,年年今日侍君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日暮系舟

新晴不受短篷遮,系缆持觞一太嗟。

柳岸萧条难驻客,茅檐安稳不如家。

百年有几欲华发,今日无多已暮鸦。

五世乡关泽未斩,欲归心折雁行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代人上师垣生辰(其二)

直把孤忠动帝聪,平生房杜不言功。

冲霄鸾凤谋谟合,遮道豺狼党与空。

韬略暇时谈笑里,勋名他日画图中。

中书未数汾阳考,万有千年似鲁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代人上师垣生辰(其三)

清风孤映紫宸班,平立伊周伯仲间。

几岁苦心扶国步,今年喜色到天颜。

羽书已静淮西报,翟辂初从塞北还。

式廓中原断无事,从容廊庙有馀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