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描绘了国家在面对外敌侵扰时的无奈与困局。首句“茫茫谁是济川舟”以浩渺的大海比喻国家面临的困境,无人能指引方向,寻找拯救国家的出路。接着“费杀筹边设戍楼”则表达了为防备外敌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效果有限的现实。
“已撤屏藩资广岛,那堪保障督并州!”两句进一步指出,尽管采取了防御措施,但依然无法阻挡外敌的侵扰,广岛、并州等地相继失守,国家的屏障被削弱,局势更加危急。
“如斯纵敌成骑虎,遂使蹊田竟夺牛!”形象地描述了国家在面对强敌时的无力感,如同放虎归山,最终导致更大的损失。这里“蹊田夺牛”源自《左传》,比喻因小失大,本意为践踏农田,夺取耕牛,此处比喻国家在处理与敌关系时,不慎导致更大的损失。
最后,“半世紫光名相业,一朝断送海东头!”总结了前文,表达了对过去名相治国功业的惋惜,以及对当前局势的忧虑,暗示国家在面对海东(可能指日本)的威胁时,功败垂成,最终导致国家的严重损失或危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