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雨用诚斋新凉韵

岁事不可常,吾生复馀几。

立秋五十日,殊未凉风至。

山田欲生烟,旱气亦可已。

摵摵声入桐,中夜揽衣起。

未议填饥肠,且与洗渴髓。

霢霂倘优渥,安用雷电驶。

相传水晶宫,法施政如此。

焦枯宽一分,热恼清十倍。

稽首不昧香,我意则佛意。

问雨从何来,君其无罪岁。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事无常,我还能活多久。
虽然已过立秋五十天,却仍未感受到凉爽的风。
山间的田地快要冒烟了,旱情似乎有所缓解。
桐叶瑟瑟作响,半夜我披衣起身。
还没顾得上填饱肚子,先解渴要紧。
如果雨水充足,何必再让雷电频繁降临。
听说水晶宫的法则,就是这样的施政。
哪怕对焦渴的土地稍加滋润,炎热的烦恼也会大大减轻。
我虔诚地礼拜,心意与佛相同。
请问雨是从哪里来的,但愿今年无灾无祸。

注释

岁事:指一年中的各种事情,包括自然和人事。
吾生:我的生命。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开始。
殊:特别, 稍微。
旱气:干旱的气候。
摵摵:形容树叶摇动的声音。
饥肠:饥饿的肠胃。
洗渴髓:比喻解除极度的口渴。
霢霂:小雨。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佛意:佛教的精神或理念。
问雨:询问降雨的原因。
无罪岁:希望这一年没有灾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即将来临,但天气仍旧炎热,诗人夜里听到雨声,便起身穿衣,感到一丝凉意,这是对干旱之境的慰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期待秋风来临,以解暑热之苦。

"摵摵声入桐,中夜揽衣起"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夜半听雨声而起身穿衣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凉意的渴望和内心的不舍。"未议填饥肠,且与洗渴髓" 则表明这初秋的雨水对于缓解身体的干热和精神上的烦躁有着积极的作用。

"霢霂倘优渥,安用雷电驶" 这两句是对比手法,通过比较平稳的细雨与急促的雷电雨,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各种降水方式的观察和感受。"相传水晶宫,法施政如此" 则是在赞美这场秋雨如同清澈透明的水晶宫一般,为世间带来了清凉与正义。

"焦枯宽一分,热恼清十倍" 这两句通过对比干旱与清凉的效果,强调了秋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稽首不昧香,我意则佛意" 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以及内心与宇宙和谐统一的追求。

最后两句 "问雨从何来,君其无罪岁" 是在询问这场秋雨来自何方,同时也是一种祈愿,希望这一年能够免于灾难。整首诗通过对秋雨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夜梦至何许岩壑深窈石上苔痕隐起如小篆有僧谓予曰杨诚斋范石湖题也明日续洪舜俞登玲珑诗有几人记曾来老苔蚀雕锼之句恍然如梦因次韵记之

大杨风日春,小范林壑秋。

去予几何年,各已如云浮。

谁歌黄金缕,共醉白玉舟。

梦中到蓬莱,名字留岩幽。

宁知地下郎,草记天上楼。

老石翠岚湿,古篆苍藓稠。

摩挲踞虎兕,郁屈蟠蛟虬。

想当得意时,落笔不自休。

江山有二老,文字照九州。

神物俨护持,剥蚀吾奚忧。

是间定何许,玲珑窈相绸。

云根与僧憩,雪罅如神锼。

欲呼古时月,为洗今人愁。

梦耶其非欤,起坐搔白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性老致庐山茶

枉作江南半世人,安知五老不吾嗔。

自参茶壑风烟美,略识庐山面目真。

涧汲每思佳客共,云眠谁谓老师贫。

秋崖只有诗如此,回向山灵报答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拔滩

大滩嶅嶅,小滩嘈嘈。

石芒荦荦宁容刀,崩洪斗落与石鏖。

风声悲壮波声豪,势如万马之奔、群熊之嗥。

并船欲上牵纤牢,浪头捲过船头高。

篙工翻身齐刺篙,蹈桅倒挂如飞猱。

跻攀分寸相呼号,一落百尺争秋毫。

呜呼行路难如此,若比出俗无波涛。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明日雨再用韵

竹君颇介特,高节凌秋霜。

朝来雨声寒,意色俱凄凉。

此岂子败盟,而不能相忘。

秋色雨亦佳,遣我冥搜忙。

离骚日在眼,捃摭方滥觞。

安得灵运屐,共窥公干墙。

涉世三折肱,悲秋九回肠。

脱巾漉浮蛆,醉卧六尺床。

竹意亦自持,俨立何堂堂。

会当有良夜,披户延寒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