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老致庐山茶

枉作江南半世人,安知五老不吾嗔。

自参茶壑风烟美,略识庐山面目真。

涧汲每思佳客共,云眠谁谓老师贫。

秋崖只有诗如此,回向山灵报答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枉然做了江南半辈子的人,哪里知道五老峰会责怪我不够虔诚。
自己参悟茶壑间的风烟之美,才略略领略庐山真实的面貌。
每次在山涧取水,都想着能与佳客共享,谁能说我的老师贫穷呢?
秋天的山崖只有这样的诗篇,我唯有以此回报山灵的恩赐和春天的滋养。

注释

枉作:白白地做。
江南:江南地区。
五老:五老峰,庐山名胜之一。
嗔:责怪,不满。
茶壑:指茶山或茶林。
风烟美:美丽的风景。
庐山面目:庐山的真实景色。
涧汲:在山涧取水。
佳客:优秀的客人,此处可能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老师贫:老师(指诗人自己)并不贫穷。
秋崖:秋天的山崖。
诗如此:只有这样的诗篇。
山灵:山神。
报答:回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庐山 tea》。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庐山茶的赞美之情,以及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枉作江南半世人,安知五老不吾嗔。"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虽在江南生活多年,但并不为外界的非议所动摇,他自信自己的选择,不会因旁人的批评而有所改变。

"自参茶壑风烟美,略识庐山面目真。" 诗人亲身体验了茶壑的美丽,以及庐山的自然风光,认识到了其中的真谛。

"涧汲每思佳客共,云眠谁谓老师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溪边汲水时常会想起与朋友们共度时光,并不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学者或老师而生活贫困。

"秋崖只有诗如此,回向山灵报答春。" 最后两句则是说诗人的创作如同秋天的山崖一般坚实,而他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回应大自然的恩赐,感谢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佳作。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拔滩

大滩嶅嶅,小滩嘈嘈。

石芒荦荦宁容刀,崩洪斗落与石鏖。

风声悲壮波声豪,势如万马之奔、群熊之嗥。

并船欲上牵纤牢,浪头捲过船头高。

篙工翻身齐刺篙,蹈桅倒挂如飞猱。

跻攀分寸相呼号,一落百尺争秋毫。

呜呼行路难如此,若比出俗无波涛。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明日雨再用韵

竹君颇介特,高节凌秋霜。

朝来雨声寒,意色俱凄凉。

此岂子败盟,而不能相忘。

秋色雨亦佳,遣我冥搜忙。

离骚日在眼,捃摭方滥觞。

安得灵运屐,共窥公干墙。

涉世三折肱,悲秋九回肠。

脱巾漉浮蛆,醉卧六尺床。

竹意亦自持,俨立何堂堂。

会当有良夜,披户延寒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松棚

涛声盘空吹海立,夜拔苍髯老蛟泣。

阴森一片翠微寒,不放骄阳排闼入。

归来归来乎山中,人间六月方蕴隆。

宁减明月添清风,谁其云者十八公。

形式: 古风

泊龙湾

安得蓬笼雨一蓑,芦花深处卧烟波。

筹边事付韩擒虎,种树书传郭橐驼。

从古市朝如此耳,搀閒天地奈之何。

秫田虽少亦堪酿,底处不容人醉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