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漙赴汀州判官

家近祝融峰,登科遇至公。

悲秋双鬓改,佐幕十年中。

食檗心常苦,占蓍命未通。

瓯闽路虽远,荆楚俗多同。

投刃应馀地,当樽莫暂空。

援毫如草檄,又是愈头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我家靠近祝融峰,科举考试时遇到公正的主考官。
秋天来临,两鬓斑白,我在幕府任职已十年。
吃苦修行内心痛苦,占卜命运却始终不通达。
虽然去往瓯闽的道路遥远,但荆楚之地的风俗多有相似。
面对困境仍有余地,饮酒时切勿杯子空着。
提笔如同起草紧急文书,这又能缓解我的头痛之疾。

注释

家:家庭。
近:靠近。
祝融峰:古代名山。
登科:科举及第。
至公:公正无私的人。
悲秋:感伤秋天。
双鬓改:两鬓增添白发。
佐幕:在幕府任职。
十年中:十年时间。
食檗:苦修。
心常苦:内心常感苦涩。
占蓍:占卜。
命未通:命运未显通达。
瓯闽:古代地区名。
路虽远:道路遥远。
荆楚:古代地区名。
俗多同:风俗相近。
投刃:面临困境。
馀地:剩余空间。
当樽:饮酒。
暂空:暂时不空。
援毫:提笔。
如草檄:像起草急件。
愈:缓解。
头风:头痛。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自己仕途的艰辛。"家近祝融峰,登科遇至公"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亲切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仕途中遇到的贵人提携的感激。"悲秋双鬓改,佐幕十年中"则透露了诗人在长期的官职生涯中感受到的时光流转和青春易逝的哀愁。

"食檗心常苦,占蓍命未通"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确定感。"瓯闽路虽远,荆楚俗多同"则是说尽管旅途遥远,但不同地方的人们在文化习俗上有着相似的共通之处。

"投刃应馀地,当樽莫暂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珍惜,不愿意让时光白白流逝。而"援毫如草檄,又是愈头风"则是在形容诗人的书法生动活泼,如同草书般自如,其中"愈头风"可能是指通过写字来缓解思绪或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摹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生活体验。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前槛十二韵

前槛琼钩挂,深房斗帐褰。

梨花飞白雪,蕙草吐青烟。

彩凤依珠树,神龙护玉莲。

惊禽时格磔,戏蝶自翩翾。

度绣金针涩,迷钩画蜡煎。

怨眉颦翠羽,危涕迸朱弦。

远信三年字,空庭尺五天。

行云愁梦彻,初日妒妆妍。

织为回文乱,鬟非堕马偏。

风车来未定,月杵望长悬。

宝鉴肠空断,银潢眼欲穿。

曾波自东注,微意若为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姚起居赴两浙转运

吴会商功利,蓬丘辍史臣。

同僚供祖帐,属郡望行尘。

富国催流马,编年废获麟。

櫜鞬二千石,襦裤几州人。

名姓丹台籍,封疆析木津。

片言空犴狱,密启到钩陈。

且运方船粟,初尝千里莼。

江山助诗思,新咏掩汀蘋。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庭榴

得种从西域,移根在帝乡。

鲜葩猩染血,美味蔗为浆。

入献殊诸果,敷荣后众芳。

丹房高照日,绿叶半凋霜。

酿酒扶南国,题诗白侍郎。

浓阴兼茂实,相对度炎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省中当直即事书怀兼简阁长李舍人

两掖深沉大帝居,紫微西省掌泥书。

天阍启钥趋朝后,侍史焚香起草初。

五吏援毫才患少,万钱分膳食无馀。

凤池荀令连宾阁,骑省潘郎对直庐。

烟气霏霏生屋瓦,雷声隐隐度宫车。

沧波满壁浮兰橑,修竹当轩荫绮疏。

性懒无堪过叔夜,思迟多病似相如。

缭垣直北银台路,拭目看君侍玉除。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