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靓亭

江山无古今,阐发自我辈。

心期得地胜,有目皆一快。

负郭西缭川,众流翕以汇。

水光开三面,结屋此其最。

嚣尘划清漪,景象极爽垲。

泓澄湛寒碧,潭影尤可爱。

岩前列烟树,翠色联不解。

盘坳石下瞰,林立错奇怪。

雄观喜新获,旷境了无碍。

人谋孰使然,天作若有待。

学宫尔多士,游息于此在。

岂但濯尔缨,亦可湔尔佩。

翛然鱼在藻,行矣鲲化海。

维兹渊靓名,妙处默领会。

中庸至矣夫,智者乐在内。

水德本无虚,人心亦清洒。

即物以察己,致之不在大。

清源堪疏瀹,世虑涤昏昧。

曾子浴乎沂,不出一唯外。

淡乎贾傅心,或可分一派。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论古今岁月长,我们这一代来担当。
心中所愿得佳地,美景入眼皆欢畅。
城郭之外河流绕,众多水流在此汇合。
水光映照三面开,此处建屋最为宜。
尘嚣划破水面静,景色清爽开阔无比。
水深湛蓝如寒玉,潭影更是惹人爱。
岩前绿树笼烟雾,翠色连绵无间隙。
山石盘曲瞰下方,树木错落显奇观。
壮丽景象得新知,空旷之地无阻碍。
人事谋划何促成,仿佛天意在等待。
学子众多学宫中,游息其中是常情。
岂止洗去冠上尘,还可洗涤心灵垢。
鱼儿悠游藻间乐,鲲鹏展翅欲化海。
这深渊无名却深邃,妙处需静心体会。
中庸之道至高深,智者乐于内心寻。
水性本真无虚伪,人心也应清澈如水。
观察事物以自省,达到目标不在大小。
源头清流可供洗涤,世间烦恼可清除。
曾子沐浴于沂水,不需多言只享受。
贾谊之心淡泊明志,或许能从中分出一脉。

注释

江:江河。
山:山川。
古今:古今时间。
心期:心中的期望。
地胜:优美的地方。
皆:都。
负郭:靠近城墙。
缭川:环绕河流。
翕以汇:汇聚在一起。
水光:水面光芒。
结屋:建造房屋。
最:最佳。
嚣尘:喧闹的尘埃。
清漪:清澈的波纹。
爽垲:清爽干燥。
泓澄:清澈透明。
湛寒碧:深寒碧绿。
潭影:潭中的倒影。
岩前列烟树:岩前有如烟的树木。
翠色:绿色。
不解:连续不断。
盘坳:盘旋凹陷。
石下瞰:向下看。
错奇怪:错落奇异。
雄观:壮观景象。
新获:新发现。
旷境:空旷的环境。
人谋:人的计划。
天作:天意。
若:好像。
待:等待。
学宫:学校。
尔多士:众多才子。
游息:游玩休息。
濯尔缨:洗净你的帽带。
湔尔佩:洗涤你的佩饰。
翛然:自由自在。
鱼在藻:鱼儿在水中。
鲲化海:鲲鹏化为大海。
维兹:这。
渊靓名:深渊无名。
妙处:奇妙之处。
中庸:中庸之道。
至矣夫:极高深啊。
智者:智者。
水德:水的品德。
人心:人心。
清洒:清澈纯净。
即物:通过事物。
察己:审视自己。
致之:达到目的。
清源:清澈的源头。
疏瀹:疏通洗涤。
世虑:世俗忧虑。
曾子:孔子弟子曾参。
浴乎沂:在沂水沐浴。
一唯:简单的回答。
淡乎:淡泊。
贾傅心:贾谊的淡泊之心。
分一派:形成一种流派。

鉴赏

这首宋代黄伯固的《渊靓亭》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宁静画卷。诗人以江山为背景,强调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他赞赏此地的开阔与壮丽,水光山色交相辉映,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亭子建在适宜的位置,远离尘嚣,清澈的水面映照着周围的岩壁和翠绿的树木,景色宜人。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智慧和内心的追求,认为真正的美景在于人的领悟和心境的提升,而非物质的宏大。他借用曾子沐浴于沂水的典故,以及贾谊淡泊的心境,暗示在此处学习和休憩,不仅可以洗涤心灵,还能启发思考,达到内外兼修的境地。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以及对教育和修身养性的重视。

收录诗词(3)

黄伯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马援传

后车薏苡落谗人,珠贝文犀竟失真。

马革裹尸犹不恨,何须胜瘴与轻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晚泊

片帆寂寞绕孤村,茅店惊寒半掩门。

行草不成风断雁,一江烟雨正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椒屯墟

乔水村墟十里秋,渔盐微利竞蝇头。

平坡浅草眠黄犊,小渚轻波泛白鸥。

竹外客喧山市散,柳阴人醉酒旗收。

清幽彷佛西湖上,惆怅归来独倚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七台山

登陟最高顶,四围山尽低。

星辰可手掬,杉桧与天齐。

只觉风生腋,恍如云作梯。

何当谢尘事,来此共幽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