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三山

若有人兮溯江干,阻长流兮心恻酸。

舟三易兮旬四,春冉冉兮冬殚。

何终风兮号怒,既北击兮东抟。

曷飘飞兮杲杲,蔽若木兮跚跚。

空馀晖兮波接,波蹀躞兮夕澜。

方浟涣兮激涘,忽沮洳兮潮钻。

同濊汤兮不息,吞吐久兮微安。

舟子呼兮棹发,展余愁兮气宽。

迟一苇兮所恣,眇三山兮入看。

云蹇产兮俱岫,露厌浥兮其漙。

嘒彼星兮三五,履我发兮月初冠。

惊雁行兮未息,见牛喘兮啴啴。

曾相随兮会少,甫一见兮欲残。

始帝都兮生色,开天镜兮莫奸。

浩淼莽兮如练,叠琇莹兮相攒。

烛东南兮佳气出,影近远兮人烟团。

明百流之朝宗兮一志,见千峰之伏阙兮多端。

固江山为有道兮葱郁,信龙虎所繇来兮踞蟠。

岂波臣之骏奔兮敢后,维下风之羽翼兮实难。

形式: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站在长江岸边,眺望远方三山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若有人兮溯江干”,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一位孤独的旅人在长江边等待,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接下来,“阻长流兮心恻酸”表达了面对浩瀚江水时内心的忧伤与无奈。

“舟三易兮旬四,春冉冉兮冬殚”描述了船只在江上频繁更换,时间从春天缓缓过渡到冬天,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不易。接着,“何终风兮号怒,既北击兮东抟”描绘了江面的狂风巨浪,船只在风浪中颠簸前行的艰难。

“曷飘飞兮杲杲,蔽若木兮跚跚”则通过对比阳光下的飘飞与树木的蹒跚,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随后,“空馀晖兮波接,波蹀躞兮夕澜”描绘了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江面,以及夜晚波浪轻轻拍打岸边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方浟涣兮激涘,忽沮洳兮潮钻”通过江水的激荡与潮水的冲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而“同濊汤兮不息,吞吐久兮微安”则表达了尽管遭遇困难与挑战,但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

“舟子呼兮棹发,展余愁兮气宽”写出了在船夫的鼓励下,诗人逐渐释放了心中的忧虑,感受到了一丝宽慰。最后,“迟一苇兮所恣,眇三山兮入看”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与探索未知世界的心愿。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与哲思,展现了对生命旅程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春日行

春日春江春气翔,有客宛在水中央。

东村歌笑喧儿女,西岸雪艳逞梅香。

不知春色何处动,但闻春至绕春肠。

因启纱窗来晓望,飘飘兀自北风凉。

应为乾坤除枯萎,洒扫山川俟春光,从此窅冥开至阳。

太平年,景物昌。

清时朝野尽皇唐,普天之下乐无方。

虽为客,莫思乡。我生遭明盛,一日须千觞。

江头有酒莫辞醉,醉后歌讴有道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坐吟

除夕既除春夕饶,焚香高拱度春宵。

风出江声波发船,长歌顾影一凄然。

歌已歇,转悲吟。空有曲,孰关心。心不同,曲徒工。

馀此调,入江流。江流终相和,知音错向人间求。

形式: 古风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在长江。

云端有女拥朱幢,玉手相招不肯降。

下方无缘通情愫,稽首再拜立纱窗。

我有白璧价无双,愿因长风献尊前。

中途犹恐黑云逢,阊阖之门未应闭,扁舟何事阻奔泷。

长相思,水淙淙。

形式: 古风

长相思(其二)

长相思,水之湄。

西江晚涛恶风吹,梦魂怕险不敢移。

当初谁使轻离别,祇今遥遥天一涯。

寒灯久坐亦何为,肠断千回肝百分,恨来笔端怨入眉。

怨恨悠悠冬春易,人乐新年客愁知。

长相思,春复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