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吟

除夕既除春夕饶,焚香高拱度春宵。

风出江声波发船,长歌顾影一凄然。

歌已歇,转悲吟。空有曲,孰关心。心不同,曲徒工。

馀此调,入江流。江流终相和,知音错向人间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夜坐吟》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除夕之夜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除夕既除春夕饶”,以时间的更迭为背景,暗示着新旧交替的时刻,除夕的结束预示着新春的到来,但在这过渡之际,诗人的心境却显得格外复杂。接着,“焚香高拱度春宵”一句,通过仪式化的动作——焚香、高拱双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敬畏与对新年到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风出江声波发船”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象,微风吹过,江水泛起涟漪,船只轻轻摇曳,这一自然景观不仅渲染了宁静的夜色,也暗喻着诗人内心的波澜。紧接着,“长歌顾影一凄然”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他独自歌唱,回望自己的身影,感受到的是一种孤寂与哀愁。

接下来的几句“歌已歇,转悲吟。空有曲,孰关心。心不同,曲徒工。馀此调,入江流。江流终相和,知音错向人间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诗人感叹自己的歌声虽美,却无人能理解或共鸣,内心的独白如同江水一般,最终融入了自然之中。这不仅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也是对自我价值和情感寄托的一种反思。最后两句“江流终相和,知音错向人间求”,既是对自然界的美好回应的向往,也是对理想中知音的追寻,蕴含着对生命意义和情感交流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夜坐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面对新旧交替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知音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在长江。

云端有女拥朱幢,玉手相招不肯降。

下方无缘通情愫,稽首再拜立纱窗。

我有白璧价无双,愿因长风献尊前。

中途犹恐黑云逢,阊阖之门未应闭,扁舟何事阻奔泷。

长相思,水淙淙。

形式: 古风

长相思(其二)

长相思,水之湄。

西江晚涛恶风吹,梦魂怕险不敢移。

当初谁使轻离别,祇今遥遥天一涯。

寒灯久坐亦何为,肠断千回肝百分,恨来笔端怨入眉。

怨恨悠悠冬春易,人乐新年客愁知。

长相思,春复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胡无人

犬羊狼戾肆骄矜,旄头光影四飞腾。

须臾万甲窥青海,唐突千骑环白登。

皇风广漠包胡越,恩许酋奴朝闉阙。

丑类终难文德敷,阶舞羽干阃授钺。

天兵如日胡如霜,疾趋阳岭还定襄。

还定襄,渭耻雪,渐次收边复扫穴。

樊侯横十万,卫国率三千。胡无人,敢逆天。

形式: 古风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

娟娟山日拂鲜苔,冉冉江风过落梅。

梅落苔鲜两相催,美人欲来竟不来。

且须顾影自倾杯,醉舞中流夕阳回。

夕阳回,狂波阻。

前峰一带寂无人,春光非余孰怜汝。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