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山居一十首.忆葛胜木禅床

忆我斋中榻,寒宵几独眠。

管宁穿亦坐,徐孺去常悬。

虫网垂应遍,苔痕染更鲜。

何人及身在,归对老僧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回忆起我在斋室中的床榻,寒冷的夜晚曾有多少次独自入眠。
即使管宁那样清心寡欲的人,也会在这里打坐;徐孺子离去后,空荡的座位常常挂着他的影子。
蜘蛛网密布,几乎覆盖了整个空间,青苔的痕迹因长久无人打扫而显得更加鲜明。
又有谁会像我这样,回到这里面对老僧,沉浸在禅定之中呢?

注释

忆我斋中榻:回忆起我在斋室中的床榻。
寒宵:寒冷的夜晚。
几独眠:多少次独自入眠。
管宁:指古代的隐士管宁,以清贫刻苦著称。
穿亦坐:即使坐着也仿佛在修行。
徐孺去:徐孺子离去,徐孺是东汉时期的贤士。
常悬:常常空着,暗示徐孺子的座位。
虫网垂应遍:蜘蛛网密密麻麻地垂挂。
苔痕染更鲜:青苔的痕迹因久无人迹而更显鲜亮。
何人:有谁。
及身在:亲身经历。
归对老僧禅:回到这里面对老僧,沉浸于禅修。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独处山中小屋,怀念往昔生活的诗句。从“忆我斋中榻,寒宵几独眠”可见诗人在夜深时分,回想起自己曾经孤独地躺在榻上入睡的情景。这里的“榻”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床具,而“寒宵”则表现了夜晚的寂静和寒冷。

接着,“管宁穿亦坐,徐孺去常悬”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管宁、徐孺的举动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洁品格的向往。管宁是东汉末年的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宁可衣着破旧之衣而坐;徐孺则是西晋时期的人,以清贫著称。这两位人物都以其高洁的品行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著称于世。诗人通过提及他们,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状态的向往。

“虫网垂应遍,苔痕染更鲜”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虫网”指的是蛛网,而“苔痕”则是苔藓留下的痕迹。这些意象展示了时间在物质世界上的流逝和印记,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一种感悟。

最后,“何人及身在,归对老僧禅”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里的“何人及身在”意味着无人干扰,自己独立存在;而“归对老僧禅”则是说与一位老僧交流,共同沉浸于禅定的宁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品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一种渴望。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思山居一十首.思登家山林岭

自知无世用,只是爱山游。

旧有嵇康懒,今惭赵武偷。

登峦未觉疾,泛水便忘忧。

最惜残筋力,扪萝遍一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思山居一十首.春日独坐思归

壮龄心已尽,孤赏意犹存。

岂望图麟阁,惟思卧鹿门。

无谋堪适野,何力可拘原。

只有容身去,幽山自灌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思山居一十首.题寄商山石

绮皓岩中石,尝经伴隐沦。

紫芝呈几曲,红藓閟千春。

聊用支琴尾,宁惟倚病身。

自知来处所,何暇问严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其六)白鹭鹚

余心怜白鹭,潭上日相依。

拂石疑星落,凌风似雪飞。

碧沙常独立,清景自忘归。

所乐惟烟水,徘徊恋钓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