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山居一十首.题寄商山石

绮皓岩中石,尝经伴隐沦。

紫芝呈几曲,红藓閟千春。

聊用支琴尾,宁惟倚病身。

自知来处所,何暇问严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绮皓岩中的石头,曾陪伴过隐居的生活。
紫色的灵芝呈现出弯曲的形状,红色的苔藓隐藏了无数个春天。
暂且用它支撑琴尾,岂止是为了依靠病弱之躯。
我深知自己的来历之处,哪有闲暇去询问严遵的踪迹。

注释

绮皓:形容岩石洁白如玉。
岩中石:山岩中的石头。
隐沦:隐居生活。
紫芝:紫色的灵芝,象征长寿或仙道。
几曲:弯曲的样子。
红藓:红色的苔藓。
閟:隐藏。
聊用:姑且用来。
支琴尾:支撑琴尾,比喻寄托情感。
宁惟:岂止。
倚病身:依靠病弱的身体。
来处所:出处或来源之地。
何暇:哪有空闲。
严遵:东汉时期的隐士,此处可能代指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李德裕的作品,名为《思山居一十首·题寄商山石》。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绮皓岩中石,尝经伴隐沦。” 这两句描写了山中的岩石与流水相依,给人一种静谧而又亲密的感觉。"绮皓"形容岩石的光滑和美丽,而"伴隐沦"则表现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

“紫芝呈几曲,红藓閟千春。” 这两句通过对山中奇特植物——紫芝和红藓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繁盛与生命力。紫芝在古代传说中是长生不老的仙草,而"红藓閟千春"则形容着覆盖于石上的苔藓,给人一种时光静好的感觉。

“聊用支琴尾,宁惟倚病身。” 这两句诗人通过提及琴的细节,表达了自己对音乐艺术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因病体虚弱的现实处境。"宁惟倚病身"给人一种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情感体验。

“自知来处所,何暇问严遵。”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和满足,以及对于名士严遵等人的平淡态度。"何暇"意味着无需多言,而"问严遵"则是暗示与那些高洁脱俗之士的精神交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和满足。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其六)白鹭鹚

余心怜白鹭,潭上日相依。

拂石疑星落,凌风似雪飞。

碧沙常独立,清景自忘归。

所乐惟烟水,徘徊恋钓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其二)似鹿石

林中有奇石,髣髴兽潜行。

乍似依岩桂,还疑食野苹。

茸长绿藓映,斑细紫苔生。

不是见羁者,何劳如顿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其一)钓台

我有严湍思,怀人访故台。

客星依钓隐,仙石逐槎回。

倒影含清沚,凝阴长碧苔。

飞泉信可挹,幽客未归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

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

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

不似寻山者,忘家恣远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