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晴庭户生秋意,潮落溪桥见水痕。
稻熟人家得相向,兵馀眼底两三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后的农村画面,透露出一种平和安详的氛围。"雨晴庭户生秋意"表明了秋天的气息在雨后晴朗中逐渐浓郁起来,而这种季节感是从家家的院落中体会到的。"潮落溪桥见水痕"则写出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溪流的水位下降露出了桥下的水印,这不仅是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暗示了秋天水量减少的现实。
"稻熟人家得相向"一句,讲述了人们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稻米成熟了,人们可以面对面地交流他们的喜悦,这里的“相向”既指稻谷成熟,也象征着人们之间的和睦与交流。
最后两句"兵馀眼底两三村"则透露出战争的痕迹已经减少,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平静。这里的“兵馀”意味着战乱不再,是一种积极的变化,而“眼底两三村”则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景象,可能是从高处或远处望去,看到了几座和平的小村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战争结束后的和平图景。诗中的意境淡雅,语言简洁,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五穷韩愈烦驱逐,一室陈蕃倦扫除。
我有埙篪旧诗集,当令阿买为君书。
迂愚长与懒相兼,岁晚空馀白发添。
坐送夕阳还黯黯,倚看新月露纤纤。
荷叶倚风摇败绿,蓼花沾雨卧衰红。
物华虽逐穷秋老,诗句翻从壮岁工。
揉蓝拍岸秋涛信,列炬缘山夜烧痕。
枫叶经霜红更好,晚来扶杖过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