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居天地一樊笼,抚掌山家四壁空。
不道今年空得尽,且无雀鼠到山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人居天地一樊笼",用“樊笼”比喻天地之间广大无边的空间,却又将人们限制在其中,这里指的是诗人选择的人生境界,既自在又受限于自己的小世界。"抚掌山家四壁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简朴山居生活的满足与享受,那个“空”字不仅是空间上的空旷,更有心灵上的宁静。
接着,"不道今年空得尽"一句,可能是在感慨时间的流逝,以及自身境遇的无常。这里的“空得尽”,既可以理解为年华虚度,也可以解作生命中美好的时光难以永恒。
最后,"且无雀鼠到山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与安静,连最为普通的小动物——雀鼠都没有来访,显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人间仙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深邃含蓄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物外。
不详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四卷楞伽几上安,而今老去懒能看。
庭前桂树花开未,分别西风信鼻端。
闭口桐鱼勿复论,数间老屋枕云根。
晓钟三板出山去,分付猕猴为守门。
结草为庐万仞头,人间蚁穴自王侯。
客来借问穷通理,不意僧中有许由。
他家百两送于归,成匹鸳鸯作锦机。
独守空闺愁不寐,一灯明灭补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