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竹死烟寒树不荣”,以竹之凋零和寒烟笼罩,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思。接下来,“石坛千仞与云平”则展现了高峻的山石平台,与天际相接,象征着诗人超脱尘世的追求。
“春来天上元无色,雨到人间方有声”运用对比手法,春天本应色彩斑斓,但诗人眼中却无颜色,只有雨声才带来生机,暗寓人生哲理,即平淡中见真谛。接着,“梦入松风吹不断,诗如芳草剪还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创作灵感的源源不断,如同松风中的梦境和生生不息的春草。
最后两句“陶山北望飞霞散,夜半有时孤鹤鸣”,以陶山为背景,飞霞散去,夜晚的寂静中传来孤鹤的鸣叫,增添了诗境的寂寥与深远,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邃,体现了元代文人陈樵在北山别业中的独特心境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