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会图(其二)

洛僧加满九十五,也向香山画作图。

况是东坡曾嘱付,寿年多似手中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洛僧已经年届九十五岁
也在香山描绘他的生活画卷

注释

洛僧:指代一位在洛阳的僧人。
加满:形容年龄达到。
九十五:具体的年龄。
香山:地名,可能指的是香山寺或与苏轼相关的某个地方。
画作图:绘画自己的生活经历。
况是:更何况是。
东坡:苏轼的别号。
曾嘱付:曾经叮嘱过。
寿年:寿命,长寿。
多似:如同。
手中珠:手中的珍珠,比喻珍贵和稀罕。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名为《梦会图(其二)》。诗中通过洛僧加满九十五岁时仍能向香山画作图的事迹,展现了对长寿和艺术永恒价值的赞美。

"洛僧加满九十五,也向香山画作图。"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年逾九十的老僧依然笔力不减,创作力仍旧旺盛的生动场景。在中国文化中,洛阳作为佛教圣地之一,"洛僧"一词便充满了神圣与古老的气息。加上"向香山画作图",则不仅展示了老僧的艺术才华,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和热爱。

"况是东坡曾嘱付,寿年多似手中珠。"

这两句诗引出了苏轼(字东坡),他曾有所嘱托,可能是在讨论生命与艺术的关系,或是对长寿的一种期待。在这里,牟巘将"寿年"比作"手中珠",既形象地表达了珍贵与可贵,也暗示了一种对时间和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整首诗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赞美了艺术家们超越时空的创作精神,也抒写了诗人自己对于长寿、艺术和时间的独到感悟。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梦会图(其一)

觉来犹记旧仪型,趺坐无言月满庭。

毕竟是因还是想,不妨重举梦斋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游高园用前韵(其一)

蝉声紧唤客回头,依约疏僚去后秋。

不是先生新句子,一川云锦费勾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游高园用前韵(其二)

尽渠弦索辊春雷,相对清风君子哉。

凉观主人归未得,不妨却许蜀人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舜举马

常得奚官剪拂齐,也思骧首一长嘶。

好随便面章台去,柳色如烟路不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