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夭桃先已醉春风,青女犹争造化功。
应与骚人嫌太赤,故将铅粉注深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开头两句“夭桃先已醉春风,青女犹争造化功”通过夭桃和青女(指仙女或织女)的形象,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夭桃在春风中似乎已经醉意陶陶,而青女仍在努力地织造着自然界的美妙景致。
第三句“应与骚人嫌太赤”表达了诗人对色彩处理的精细考量,仿佛和古代骚人(指擅长辞赋的文学家)一起讨论桃花的颜色,认为单一的红色过于鲜艳。
最后一句“故将铅粉注深红”则表现了诗人通过艺术加工,使桃花的颜色更为深邃而富有层次。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文学创作中对现实景象进行艺术加工,以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描绘,还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详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粲粲乘鸾万玉妃,肯将红艳斗光辉。
只应侍宴瑶池罢,犹带天边醉色归。
劳踪不补平生事,博得缁尘污六街。
独对西山寻晚约,要令今夕属吾侪。
曾知花径因谁扫,未寤茅庵此处佳。
凉月疏星试回望,宣南灯火夜无涯。
三公伟绩绝前尘,千古凌烟向月明。
剪尽甘棠杀风景,遗民犹记旧亭名。
满身珠翠间花钿,舞到梁州最可怜。
一捻宫腰如束素,清风明月画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