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郎中知潭州

张铙叠吹洞庭外,缘虎带刀蛮帅迎。

且谕汉家绥抚厚,莫言湘守事权轻。

木奴洲近霜包熟,斑竹林昏野鸟鸣。

贾谊宅边寒井在,暂留千骑漱馀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邵郎中知潭州》。诗中描绘了邵郎中赴任潭州(今湖南长沙)的情景。首句“张铙叠吹洞庭外”以鼓角声起兴,暗示邵郎中的到来引起了当地官员的迎接,可能是在湖滨举行盛大的仪式。接着,“缘虎带刀蛮帅迎”形象地描绘了蛮族首领身披战甲,手持利刃,表现出对汉官的尊重和警惕。

“且谕汉家绥抚厚”表达了朝廷对地方治理的重视和对邵郎中的期望,希望他能以宽厚的政策安抚百姓。诗人提醒,尽管湘守(潭州长官)的权力看似轻微,但责任重大。“莫言湘守事权轻”强调了这一点。

“木奴洲近霜包熟,斑竹林昏野鸟鸣”两句通过写实的自然景象,描绘出潭州的风土人情,木奴洲的秋霜使果实饱满,斑竹林中夜色渐深,野鸟鸣叫,展现出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诗人借贾谊宅边的寒井,寓言历史人物的遗迹,表达对邵郎中的祝愿,希望他在潭州能如贾谊般留下清名,同时暗示他的任期将是短暂的,但影响深远。

整首诗以送别为题,却寓含了对地方治理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国家大业的关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邵裔长洲主簿

姑苏城头乌哺时,长洲草绿春袍归。

鲁桑叶小蚕出迟,吴田水暖牛耕肥。

里胥争迎悬寮喜,入门先自易綵衣。

拜亲然后及王事,簿书岂得长相鞿。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陈太祝归河阳

羸马度关去,夜向河桥归。

水风来何急,吹裂游子衣。

到家莫久留,速书赴礼闱。

大对必有蕴,时哉无阔稀。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陈仲容寺丞知冤句

忆昨宿兰省,每倦喜君谈。

月色夜正寒,举杯无再三。

既出罕相遇,必谓跨归骖。

忽来冒炎暑,别我为子男。

冤句隶济阴,桑柘宜农蚕。

应如袭祖德,遗道使之惭。

初闻不择邑,公秫岂所贪。

但能亦种柳,五株垂毵毵。

板舆与东征,足以奉旨甘。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送陈郎中知和州

蔼蔼尚书郎,出为二千石。

伯父历将相,兄弟皆烜赫。

前罢永嘉守,民俗遮阡陌。

独将海松归,夸与都下客。

今去乌江边,寂寞空旧迹。

当求虞姬草,无风舞随拍。

城头可旷望,千里波月白。

俱助使君欢,平时遗吏责。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