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兰湛秋露,远系君子思。
繁华逐飘风,乃以色见知。
春阳无悴容,冰雪有令姿。
感物固贫贱,反躬服芳菲。
鹿鸣咏好我,永谢贻令辞。
愿言慰离别,勖德此其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名为《奉答丁克诚拟古四首》的第四首。诗中以“幽兰湛秋露”起句,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雅致的画面,幽兰在秋夜的露水中静静开放,象征着君子的高洁情操和深沉思念。接下来,诗人通过“繁华逐飘风”与“乃以色见知”形成对比,暗示了世间繁华易逝,唯有品德才长久被人铭记。
“春阳无悴容,冰雪有令姿”进一步赞美了兰花的坚韧和美丽,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其独特的风采。诗人感慨“感物固贫贱”,表明他认同物以类聚的道理,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欣赏并效仿兰花的芬芳。
“鹿鸣咏好我”引用《诗经》中的典故,表达对朋友的赞赏和感谢,而“永谢贻令辞”则表示对丁克诚赠予的佳作深感荣幸,并希望以诗回应,以慰藉彼此的离别之情。“愿言慰离别,勖德此其时”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鼓励对方在这样的时刻提升品德。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寓言深刻,既展现了诗人对兰花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高洁品格和人文精神的特点。
不详
修竹夏向深,层轩昼逾静。
沈沈幽荫交,洒洒众绿净。
微风枕簟入,落日琴尊并。
揽枝发清啸,抚节延孤咏。
怅望生夕霏,幽期在萝径。
山中石累累,百草寒不芳。
猗兰如高人,迹隐名愈扬。
我欲采其英,系之芙蓉裳。
林深路回窈,伫立以彷徨。
阴岩冻欲敛,芳颖寒初破。
回风汎纤绿,时见白粉堕。
援琴不复鼓,委佩空沈吟。
掇此花上雪,比君尘外心。
生长承平日,乱离非所知。
垂髫读史书,痛彼艰危辞。
儒绅谢徭役,生理固云夷。
虽无二顷田,亦不蒙寒饥。
岁时洽亲故,聊厚相娱嬉。
出门不赍粮,四达随所之。
万里若户庭,道路方伾伾。
牛羊被原野,桑麻翳边陲。
四方绝争斗,兵寝城亦隳。
积薪而厝火,治道乃日亏。
理乱自相乘,谁欤启猖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