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枯林墨兰

山中石累累,百草寒不芳。

猗兰如高人,迹隐名愈扬。

我欲采其英,系之芙蓉裳。

林深路回窈,伫立以彷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枯林墨兰》描绘了一幅山中幽静的画面。首句“山中石累累”,展现了山势峻峭,石头堆积的景象,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接下来的“百草寒不芳”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寒冷,连花草都失去了往日的香气。

“猗兰如高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兰花比作品格高尚的人,即使身处困境,其高洁之名反而更加显著。诗人表达了对兰花的敬仰,希望能采摘其精华,“系之芙蓉裳”,寓意着想要汲取其精神品质,提升自我。

“林深路回窈”描绘了林木幽深,小径曲折,诗人“伫立以彷徨”,流露出对兰花的追寻和内心的徘徊,似乎在寻找某种人生启示或精神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以及在困境中坚守理想的心境。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兰雪斋

阴岩冻欲敛,芳颖寒初破。

回风汎纤绿,时见白粉堕。

援琴不复鼓,委佩空沈吟。

掇此花上雪,比君尘外心。

形式: 古风

壬辰感事六首(其一)

生长承平日,乱离非所知。

垂髫读史书,痛彼艰危辞。

儒绅谢徭役,生理固云夷。

虽无二顷田,亦不蒙寒饥。

岁时洽亲故,聊厚相娱嬉。

出门不赍粮,四达随所之。

万里若户庭,道路方伾伾。

牛羊被原野,桑麻翳边陲。

四方绝争斗,兵寝城亦隳。

积薪而厝火,治道乃日亏。

理乱自相乘,谁欤启猖披。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壬辰感事六首(其二)

猖披者谁子,昉自邪说兴。

香火崇幻教,肇彼有发僧。

其源始涓沥,弗遏终沸腾。

宜阳一倡乱,和者纷驾乘。

赭巾忽充道,杀戮相凭陵。

蔑法恃妖谶,江淮竟先登。

古来心腹地,广衍昔所称。

乃知为厉阶,不在凭丘陵。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壬辰感事六首(其三)

汝颖始媒蘖,徐沛乃蜂起。

浸淫及荆湘,浩荡入彭蠡。

风摇草木动,杀气薄炎纪。

仓皇九江守,血战扼孤垒。

海门白日暝,烈士先斗死。

雄波失天堑,北舸竟南舣。

我师岂不锐,势奋易披靡。

叹息江之流,艰危欲谁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