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二首(其二)

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野艇秋。

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形式: 词牌: 浪淘沙

翻译

南方的歌声中洋溢着豆蔻的香气,北方的人却因此而心生愁绪。
秋雨洒落在松林和菖蒲上,乘着小舟在野外感受这萧瑟的季节。

注释

蛮歌:指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
豆蔻:一种香料,此处形容歌声的甜美。
北人:北方的人,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己或与之相关的人物。
愁:忧愁,哀愁。
松雨:松树上的雨滴。
蒲风:菖蒲丛中的风。
野艇:野外的小船。
秋:秋季。
浪起:海浪翻滚。
鵁鶄:水鸟,雁的一种。
眠不得:无法入睡。
寒沙:寒冷的沙滩。
江流:江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萧瑟的秋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边地军人的哀愁之情。

“蛮歌豆蔻北人愁”一句,以“蛮歌”开篇,即引起读者对于遥远边塞生活的联想。“豆蔻”,即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常用来象征边塞之地。这里,“蛮歌”与“豆蔻”相结合,不仅映衬出北方边疆的荒凉,更传达出了军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松雨蒲风野艇秋”一句,通过对“松雨”、“蒲风”的描绘,再次强化了秋天的萧瑟气氛。这里,“野艇”则是边塞军人的生活写照,他们在荒凉的自然环境中度过漫长而孤独的夜晚。

“浪起鵁鶄眠不得”一句,诗人借助“浪起”来形容水面波动不息,而“鵁鶄”,即是鸥鸟,因水面波涛而无法安然入睡。这两者相结合,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隐喻着军人的内心不安与焦虑。

最后,“寒沙细细入江流”一句,以“寒沙”、“细细”来形容河岸的沙子,给人一种荒凉、冷清的感觉。这里,“入江流”,则是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象征,也暗示了军人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将边塞军人的寂寞孤独、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力感,深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收录诗词(28)

皇甫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檀栾子。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 字:子奇
  • 籍贯: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

相关古诗词

江上送别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

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

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怨回纥歌

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

收兵颉利国,饮马胡芦河。

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

雕巢城上宿,吹笛泪滂沱。

形式: 词牌: 怨回纥

劝僧酒

劝僧一杯酒,共看青青山。

酣然万象灭,不动心印闲。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古松感兴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