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五)送蒋监台文学校士东省事竣会试北上

鼓箧吴门赋北征,翘材又进鲁诸生。

华林欲带琼枝长,龙种还媒騄耳行。

马上寒星冲佩剑,霜前残月堕离觥。

春来却望看花处,五色宫云满禁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名为《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五)送蒋监台文学校士东省事竣会试北上》。诗中描绘了送别的情景,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鼓箧吴门赋北征”,以“鼓箧”比喻准备出征,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即将北上的场景。“翘材又进鲁诸生”则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期待,预示着友人在北方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华林欲带琼枝长,龙种还媒騄耳行”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以“琼枝”、“龙种”、“騄耳”等象征性词语,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祝愿与期待。其中,“琼枝”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人才,“龙种”比喻杰出的人才,“騄耳”则是古代名马的品种,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将如同骏马般驰骋在仕途上。

“马上寒星冲佩剑,霜前残月堕离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友人骑马前行,寒星闪烁,剑光如虹;而离别之际,月色已残,酒杯中的离愁别绪如同霜雪一般凝重。这两句既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最后,“春来却望看花处,五色宫云满禁城”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美好前景的憧憬。春天到来时,诗人想象着友人会在京城看到繁花似锦的景象,而“五色宫云满禁城”则预示着友人将在京城获得成功,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六)得李大宗伯丈报书酬寄

渝州昨日使还乡,始得岷峨字数行。

读去不知双泪落,别来已是十年强。

人间岁月何流易,天外风波正渺茫。

两地青山俱不负,尽堪渔钓老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七)寄沈幼真年丈

吴江烟月梦中残,起坐空堂念所欢。

别日只怜分手易,归来便觉寄书难。

斗边共识张华剑,天上谁弹贡禹冠。

莫问同游最年少,萧萧鹤发照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八)怀寄林弘斋大卿馆丈

燕市分携岁颇多,烟江渺渺奈愁何。

云间上客颜何似,海畔书生鬓已皤。

望月几回迷远梦,针鱼无处溯流波。

还思少小追游日,肠断春城白玉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九)石楼观穫

楼前高柳昼成阴,楼上窗开夏日深。

隔岸莺声犹似管,迎风麦浪已如金。

奚官唱罩遥分陇,野妇提筐渐满林。

幸藉薄收供早税,忧天且释老农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