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二)

朱明未云满,龙火已西移。

日车无续景,壮士安能持。

一叶堕庭柯,寒风栗我肌。

老壮更相迫,蚩蚩欲何为。

荣华争努力,祇供霜霰欺。

谁见西山药,可驻百年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朱鹤龄的《感遇(其二)》描绘了秋季景象与人生感慨。首句“朱明未云满,龙火已西移”暗指夏日将尽,秋意渐浓,"朱明"象征夏日,"龙火"借指太阳,"西移"则表示太阳西沉。接下来的“日车无续景,壮士安能持”表达了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无奈,"日车"即太阳,"无续景"意味着日落之后不再有连续的光明。

“一叶堕庭柯,寒风栗我肌”通过落叶和寒风,形象地展示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身体感受,"栗我肌"即令我肌肤战栗,显出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叹。"老壮更相迫,蚩蚩欲何为"进一步揭示了岁月催人老去,不知所措的迷茫。

最后两句“荣华争努力,祇供霜霰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荣华易逝的深刻认识,"荣华"象征美好的时光,"霜霰欺"则暗示岁月的严酷。结尾处以“谁见西山药,可驻百年期”寄寓对长生不老药的向往,但又深知其不可得,流露出对生命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寓言人生,表达了对时光荏苒、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4)

朱鹤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其三)

败叶鸣空阶,号虫吊秋影。

默默谁与娱,忧忧互相引。

达人感无生,志士抱遥省。

苟无繁霜驱,安得腐草屏。

天心警虚华,物性趋严冷。

徒深憔悴悲,此意谁能领。

形式: 古风

感遇(其四)

流云本无阴,日昏气随变。

桂蠹非一朝,桃虫生隐患。

但见一叶秋,已知三阴晏。

如何守蚩蚩,倚伏失前算。

天运忽已移,山花亦彫换。

祸枢岂无因,徒令识者叹。

形式: 古风

感遇(其五)

易填东海波,难铲太行险。

太行方寸起,一步乃九坂。

锋矢日相寻,毒流及玄冕。

柏梁随草根,瓜蔓终不剪。

往复见天心,杀机还自践。

悠悠白马津,千载同愤懑。

形式: 古风

感遇(其六)

熊貙不相啖,枭獍不自戕。

人则甚于斯,生理安得长。

儒教发大冢,《阴符》蓄不祥。

古圣贪所务,遂开后世殃。

伤物无独利,愚者乃争强。

干戈终未已,劝君且后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