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过梁溪偕顾虞工秦圆昔吴峦稚刘彦和游宝界信宿陈氏山庄翌日将泛湖至华藏寺阻风不果登鼋头渚而还即事有作

梁溪足名胜,春风美游遨。

吾友好事人,载酒呼轻舠。

出郭风日丽,山水况相遭。

新柳正濯濯,点缀舒夭桃。

晴光发野色,远近匀轻描。

言登宝界巅,极目湖天遥。

台榭已零落,松风尚飂飂。

山中贤主人,客至爱招邀。

床头酒如泉,狂叫容吾曹。

明发恣幽讨,相与寻山椒。

山风忽振荡,湖水方怒呺。

华藏渺何许,舟楫不敢操。

壮哉鼋头渚,蜿蜒出惊涛。

砥柱岂有意,神功一何劳。

下穿怪石丛,溅沫声嘈嘈。

奇状洵不一,闪倏心魂摇。

或如怒兽奔,或如剑戟交。

或侧立若屏,或嵌空若寮。

山奴亦不俗,济胜矜捷趫。

往往轻险绝,引我凌最高。

吾曹二三子,瞠目但叫号。

落日下骥渚,倒见金光漂。

独山青蒙茸,相望转泬寥。

酾酒酹长风,使我情一豪。

境清难久留,归路翻萧骚。

平生爱奇赏,兹游惬久要。

勿言后期赊,但斗所得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流芳在明朝春日里的一次游历,从梁溪出发,经过一系列名胜地,最终因风阻未能成行至华藏寺,却意外游览了鼋头渚。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与友人的欢聚场景。

诗中开篇“梁溪足名胜,春风美游遨”,点明了地点和时节,表达了对美好春日出游的期待。接着描述了与好友一同出游的情景,乘船出城,沿途欣赏着风和日丽下的山水之美,新柳嫩绿,桃花盛开,春意盎然。诗人通过“晴光发野色,远近匀轻描”等句,生动描绘了春日田野的景色,色彩鲜明,层次分明。

“言登宝界巅,极目湖天遥”则展示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阔景象,虽未详述宝界的具体位置,但从“湖天遥”三字中可以感受到其视野之开阔。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宝界已非往昔的繁华景象,松风依旧,显示出自然的永恒与人类活动的变迁。

“山中贤主人,客至爱招邀”一句,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为这次旅行增添了温馨的人文色彩。接着,诗人描绘了陈氏山庄内酒泉涌动、宾主欢聚的场景,气氛热烈,充满生活气息。

“明发恣幽讨,相与寻山椒”表明了次日清晨,一行人继续探索山中的幽静之处,寻找更高的山峰。然而,途中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山风和湖水的怒涛,使得前往华藏寺的计划受阻。尽管如此,鼋头渚的壮丽景色依然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赞叹于鼋头渚的蜿蜒曲折,以及湖水与怪石间形成的奇妙景观。

最后,“境清难久留,归路翻萧骚”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感慨,虽然未能完成原定的行程,但所见所感已足够丰富,使人心旷神怡。全诗以“勿言后期赊,但斗所得饶”结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以及对这次旅行收获的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自然之旅的记录,也是诗人情感与思考的表达,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场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芙蓉花下独饮戏柬里中兄弟

爱此芙蓉花,簇簇水之湄。

上有竹参差,下有水涟漪。

水竹相映发,红白交光辉。

自我牵物役,三年不见兹。

前日吴门归,常恐后花期。

家人向我言,花开尚未齐。

连朝登楼望,风雨何凄其。

恐复花憔悴,徙倚多嗟咨。

花神好护惜,留此迟晴曦。

今日秋爽佳,转觉花多姿。

过雨著深浅,因风故高低。

既耀朝阳色,更与落日宜。

一生爱花心,输写当此时。

何以酬花神,但有酒满卮。

自从抱病来,甘与曲蘖辞。

对此不快饮,空负看花为。

但愿十日晴,兼谢尘鞅羁。

客至不出迎,闭门客勿疑。

虽有爱花人,不如我情痴。

我思古人言,胜事空自知。

形式: 古风

己酉春日以看梅到弹山信宿山阁读壁间旧题如昨日耳而当时共事者徐孺谷张君实与小史荃之皆死矣退之有言人欲久不死而观居此世者何也怆然兴怀爰作此诗

七载阁中人,重来死亡半。

巡览惊孤游,数往疑梦幻。

当年诗酒徒,徐生意何悍。

小史最清发,与我情婉娈。

张生实同调,时亦偕汗漫。

一朝俱灰尘,萧条空里闬。

不见窗中山,突兀犹在眼。

不见门前树,森疏好枝干。

山花向我笑,山鸟自相唤。

壁间旧题字,墨迹未漫漶。

嗟我同游人,一逝不复返。

晓日充山舟,夕月铜井院。

湖波绿欲皱,杨梅红始绽。

曳杖追流云,浮杯激飞淀。

此中乐事多,此日欢情变。

低回阅身世,生存腼颜面。

西州下悲泪,黄垆发浩叹。

予怀不可道,松风吹独旦。

形式: 古风

西碛看花宿六浮阁上走笔示闲孟兼呈同游诸子

去年梅花新,爱杀钱家渚。

花光与水色,映彻乃如许。

我欲作一诗,绪多不能举。

因之发浩想,就此结茆宇。

西碛亦旷莽,数亩足容与。

朅来寻旧游,况复多伴侣。

信足潭东西,入眦浮四五。

花繁塞远近,径折迷处所。

或疑云浮空,复道雪封坞。

吾徒好奇者,遇境爱多取。

到此徒跌宕,耳目不自主。

翻思去年人,重来仅予汝。

程龚与髯朱,何意守环堵。

清游信难期,汝乃以予鼓。

昨夜怀阴晴,江头过风雨。

入春多佳日,造物岂予侮。

兹行偶得遂,予歌汝可舞。

兴阑更秉烛,相对寒阁语。

山风飒然清,似劝手中醑。

买山已得计,吾驾不可圉。

形式: 古风

登铜井访三乘上人

盘礴铜井道,旧游记平樾。

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

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

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

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

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

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

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

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