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铜井访三乘上人

盘礴铜井道,旧游记平樾。

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

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

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

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

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

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

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

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登铜井访三乘上人》。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铜井道,沿途所见的壮丽山景和湖光,以及在山中与僧人的偶遇。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开阔与净化,同时也反思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首句“盘礴铜井道,旧游记平樾”点明了地点和回忆,诗人站在铜井道上,回想起过去的游览经历。接着,“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描述了诗人脱去外衣,站在高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心灵得到了释放。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描绘了山岭与湖水相互映衬的景象,群山时隐时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将视线转向远处,莫釐山与缥缈山遥相对望,山峰耸立,巍峨壮观。“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仿佛只需一叶扁舟就能穿越烟云,到达彼岸。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描绘了山顶岩石堆积的情景,形象生动。“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则是诗人从高处俯瞰,看到千树万花,无论高低,都保持着纯净洁白的状态。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写出了诗人与山中僧人的相遇,通过问名识人,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感慨时间的飞逝,诗人虽多次来访,却已有七年未见。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表达了对过去同游者的怀念,感叹岁月无情,人事已非。“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诗人自嘲,山川见证着人间的来来往往,而自己却在时光的流逝中逐渐老去。

最后,“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认为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们,为何会感到痛苦和困扰。“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表达了诗人追求解脱、寻找内心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弹山左阜待月独饮

寻幽爱独往,发兴因落日。

坐眺湖南山,光影互吞蚀。

湖中与山外,倒见两轮赩。

暝色下村䲧,十花发光泽。

澄波忽凝练,新月皎然出。

初疑琥珀光,俄作琉璃色。

依然此石上,变态何恍惚。

风细来林香,露凉减酒力。

仰观快澄霁,俯瞰畏深墨。

林端见远火,归径迷欲失。

形式: 古风

山中喜张鲁生至同寻熨斗柄坐湖边竟日而还偶作

贪游不知止,足力疲屡试。

起晚日当午,偃曝聊自恣。

忽闻故人来,发我湖上意。

出门何翩翩,两足殊快利。

尝闻熨斗柄,颇怪此名异。

昔年过其下,髣髴已忘记。

今日天有风,湖山想奇致。

相与历西碛,山穷见湖势。

沿流正萦纡,抚石得小憩。

飞湍击噌吰,穹壁立赑屃。

洗出如削成,斗绝畏崩坠。

闪烁绚丹垩,剥落疑文字。

倾厓侧足过,阴壑缘藤缒。

燕矶与鼋渚,生平快游地。

遂儗兼胜概,恍惚理梦寐。

高歌遏水声,浩荡入胸次。

吾欲乘长风,悠然向天际。

惜哉多舟楫,使我不得济。

形式: 古风

吴门舟中邂逅闲孟自白下归出予画卷索题时予方北上走笔见意

我昔燕中归,为君作小景。

题诗见予怀,遂儗息驰骋。

兹行复何为,相对徒耿耿。

人生出处间,一往贵勇猛。

愧予怀两端,疾走以避影。

见君风尘色,使我意逾冷。

青山与白云,开卷发深省。

终当果此期,无为叹萍梗。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闸河舟中戏效长庆体

济河五十闸,闸水不濡轨。

十里置一闸,蓄水如蓄髓。

一闸走一日,守闸如守鬼。

下水顾其前,上水还顾尾。

帆樯委若弃,篙橹静如死。

京路三千馀,日行十馀里。

迢迢春明门,何时得到彼。

长安远于日,斯言亦有以。

人生天地閒,所贵适志尔。

八极可横骛,风云属鞭弭。

胡为动羁栖,缩缩如行蚁。

舍彼广莫乡,守此涓滴水。

哀哉世间人,都为名利使。

缰锁一著身,事事不由已。

请君转头看,即此有妙理。

观彼名利人,皇皇赴朝市。

当其守闸时,静躁皆如此。

知其无奈何,安心勿妄儗。

岂无捷径路,车驰与马驶。

吾行宁倭迟,君子进以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