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忽入桃源景可猜,莫非道士亦曾栽。
舟行溯水沿溪进,花映清流夹岸开。
石涧有岐封碧草,洞门无俗长苍苔。
方知此景非人世,岩谷幽深少客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仙境般的桃源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
"忽入桃源景可猜,莫非道士亦曾栽。"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神秘而又诱人的氛围,桃源一词,便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里的“景可猜”和“莫非道士亦曾栽”,则暗示这可能是道士修炼之地,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舟行溯水沿溪进,花映清流夹岸开。"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诗人乘舟进入桃源的景象,"舟行溯水"表明舟逆水而上,"花映清流夹岸开"则展现出两岸花开、溪水清澈的美丽画面。
"石涧有岐封碧草,洞门无俗长苍苔。"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桃源内部的景致,"石涧"和"洞门"均指幽深之处,而"碧草"与"苍苔"则展示出这里生机勃勃、自然纯净。
"方知此景非人世,岩谷幽深少客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这个桃源之地,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是一个隐秘而又美好的地方,很少有外来的行者涉足。
整首诗通过对桃源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脱离尘世的宁静与安逸。
不详
舍舟入洞夕阳斜,得见方村八九家。
林锁山环藏屋宇,鸡鸣犬吠隐烟霞。
宁知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
共喜相邀询动止,呼童汲水煮仙茶。
忆前复入武陵溪,野水微茫烟树迷。
岩闭不闻仙犬吠,山深惟听鹧鸪啼。
神仙悬隔今非昔,乌兔循环东复西。
应向洞中存隐迹,芳名留与后人题。
远近人家尽见招,小童环立总垂髫。
玄冰满碗侵肌爽,绛雪堆盘入口消。
山内不知今晋代,座中犹自问秦朝。
夜深时向花前立,遥见双株合凤箫。
贼壮兵孤众胆惊,忠臣此日见专城。
负君罪大宁如死,守土诚坚不问生。
报国寸心无自愧,呼天浩气几时平。
潺湲多少英雄泪,千古封江不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