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阳八景

西屿丹霞可乐饥,海波摩荡日崦嵫。

轩轩顾影谁能举,冉冉登台或有期。

十色五光萦彷佛,宋车鲁马更离奇。

分明一幅鹅溪绢,界画云烟李伯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西屿的丹霞地貌,海浪与夕阳相互映衬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姿多彩和变幻莫测。"西屿丹霞可乐饥",开篇即以“可乐饥”三字,生动地描绘出丹霞地貌的诱人之处,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接着,“海波摩荡日崦嵫”,海浪与夕阳的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温柔的氛围。

“轩轩顾影谁能举,冉冉登台或有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追求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再高傲的身影也难以举目远望,而登上高台或许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这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内心世界的追寻,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

“十色五光萦彷佛,宋车鲁马更离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丰富色彩和奇特景象,将视觉感受与历史元素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诗人通过“十色五光”形容色彩斑斓,通过“宋车鲁马”比喻不同事物的并置,展现出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妙感。

最后,“分明一幅鹅溪绢,界画云烟李伯时”,这两句将自然景观比作精致的画卷,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美。同时,提到宋代画家李伯时,暗示了诗人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认为眼前的景象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值得细细品味和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台湾西屿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4)

余文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阳八景

散绮依稀天半晴,却从西屿望分明。

轩轩欲举翻斜照,目送高标下赤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初到澎湖歌

新秋来澎岛,风挂紫澜旌。

又击中流楫,孤帆一叶轻。

天际微云抹,列屿睹峥嵘。

莲花开瓣瓣,形势极纵横。

三十有六岛,荷盖田田擎。

又如排衙状,拱卫自天成。

民贫缘土瘠,凋攰每呼庚。

昔时人古朴,无怀葛天并。

祗今渐偷薄,诪张幻蚩狞。

砂碛鲜稻麦,粱粟种高坪。

秋肥蒜脑薯,饔飧啜其羹。

花无好桃李,草无香杜蘅。

珍罕荔杏果,谁识橘与橙。

不闻云叫雁,不见柳藏莺。

衔泥渺紫燕,布谷绝鸧鹒。

所产惟白鸠,雪羽照霜翃。

四面枕浩瀚,波涛淜湃声。

人家田是海,缯网夕阳桁。

蟳蠘鲎海月,琐管螺蛤蛏。

瑶柱西施舌,鲑菜几案呈。

龙肠龙虱类,水族万千萦。

男女竞采捕,鲜薧供饪烹。

乾坤浮烟雾,日月失阴晴。

台飓巽二烈,昼夜雷轰轰。

天鼓挟鼍吼,魂梦骇怦怦。

怒潮掀白马,地轴翻鳌鲸。

舟帆来往断,缓急阻水程。

忽然霏卤霰,海雨洒低薨。

沾衣黴黕黮,嘉种萎叶茎。

风土殊恶劣,士女半伧儜。

四宅既已隩,抚字慎权衡。

强宗思拔薤,芟刬搜棘荆。

鞭蒲戒微眚,教勉先父兄。

颠连岂隔膜,痛痒切孩婴。

东南雄锁钥,半壁天外撑。

萑苻防恣肆,重镇卫以兵。

楼船频下濑,不坐细柳营。

朝廷设文武,部署规模宏。

所贵冰渊懔,夙夜惟励精。

敢恋黄紬被,放衙动讥评。

代庖笑越俎,缇油荷宠荣。

别乘传车至,儿童竹马迎。

何以报知己,何以慰苍生。

不网珊瑚树,休贪金满籯。

喜逢秋正熟,蔀屋乐丰荣。

公堂跻朋酒,蔼蔼纷兕觥。

狂澜回砥柱,波不扬匉訇。

苍茫云水阔,无复哀鸿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看月(其一)

沧溟万里动清光,天水涵虚挹渺茫。

看到圆时圆便好,入从圆处见情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看月(其二)

夜静空庭倩月陪,冰壶朗澈照蓬莱。

平生笑杀吴刚斧,仙桂高枝砍不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