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孝祥所创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李君达才的怀念和赞扬。李君达才是一位在河东起兵、屡次摧毁强敌的人物,但他的事迹并不为世人广知。
“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李君达才的了解有限,只知道他是来自水北山区的地方官吏。这里的“平原太守”指的是地方上的行政长官,而“向来水北山人”则强调了李君达才的地域背景。
“世间功业谩亏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感慨,世上的功业往往是空谈,真正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不多。诗人通过这句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华发萧萧满镜。” 这里描绘的是诗人的白发如霜,满头华发映照在镜中,这是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一种写照,也隐含着诗人对英雄不再的感慨。
“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动荡的世道,但仍然能够找到一片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有田园之美,有家乡的温情,可以暂时忘却外界的纷扰,与自然和谐共生。
“西湖西畔晚波平。”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景象,西湖边晚上的水面平静无澜,这是对美好景致的一种描摹,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袖手时来照影。” 最后这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诗人不再过于关注世间的功业成就,而是选择在自然中寻找自我,偶尔拿起手中的镜子照看自己的身影,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豁达与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君达才的怀念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不再、世事无常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