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赠陈都帅》,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对陈都帅的敬仰之情。
首句“平生仗奇节”,开篇即赞扬陈都帅一生秉持着非凡的气节。接着“感激与谁论”一句,表达了对陈都帅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暗示其行事往往出于深沉的感慨与激昂的情感,却无人能真正理解或共鸣。
“报主丹心切”强调了陈都帅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其赤诚之心如同丹砂般炽热。紧接着“参戎伟绩存”则点明了陈都帅在军事上的卓越成就,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营锋百阵合,漕粟万舟屯”两句,生动描绘了陈都帅在军事行动中的英勇与智慧,无论是布阵还是粮草运输,都展现了他的高超才能。而“受诏辞皇邑,驱车还里门”则展示了陈都帅在完成使命后,归乡省亲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家国与亲情的双重眷恋。
“龙泉别壮士,春草忆王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陈都帅身边勇士的不舍与对故乡的思念,龙泉象征着宝剑,王孙则是对陈都帅的尊称,春草则暗喻了对春天、生机与回归的向往。
最后,“闻有飞章荐,重来谒至尊”表明陈都帅因其卓越功绩和高尚品德,得到了朝廷的肯定与嘉奖,再次被召入京城,接受更高的荣誉与使命。
整首诗通过对陈都帅个人品质、军事才能、家国情怀以及社会地位的描绘,展现了严嵩对其的深切敬佩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忠诚、勇敢、智慧和功勋的崇尚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