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德祖致政归吴中

士论常苦高,出语讥古人。

至其取与间,未足了一身。

官爵细事尔,臭腐实与邻。

奈何夸者徒,薄暮犹逡巡。

平日相语此,反覆甚谆谆。

顿输一著先,夫子固绝伦。

乞身夜上书,妻子不暇询。

翩然东南去,笑别平生亲。

江山已在眼,丘壑俄生春。

聊须震泽水,洗此京洛尘。

萧条西湖上,处士迹已陈。

夫子今继之,凛然两逸民。

疏公不足高,贺老不足珍。

他年仙骨换,坐叹倾盖新。

期我吴市门,复见梅子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臣所作的《送林德祖致政归吴中》。诗中以议论入题,探讨了士人对古代人物的评价与自我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诗人指出,士人们常常自视甚高,批评古人,但在实际选择与取舍时,却未必能完全体现其真实价值。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官爵地位和道德品质,强调了后者的重要性。他批评那些只注重表面荣誉而忽视内在道德的人,即使在傍晚仍犹豫不决。诗人提醒他们,平时应多思考这些道理,并且赞扬了林德祖先生的决断力和高尚品德。

林德祖先生在夜晚上书请求退休,连妻子儿女都来不及告知,便毅然决然地离开,前往东南方向的家乡。诗人描绘了林先生离开时的轻松与自由,以及他眼中所见江山之美,仿佛春天已经到来。诗人希望林先生能利用震泽(太湖)的清水洗净京洛的尘埃,享受宁静的生活。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林先生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行为足以媲美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尽管他可能不被某些人视为足够高尚或珍贵,但诗人相信,林先生将来的仙骨转换(即成仙),会让人感叹于两人相遇时的缘分。诗人期待在吴市门再次见到林先生,与他重逢,并见证梅子真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林德祖先生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选择和价值判断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崔德符作湖园诗以寄邢子强次韵

吏道如棼丝,坐觉意味少。

我岂无一箪,当食自不饱。

邂逅崔子真,霜林挺孤筱。

十日九闭门,想见独倾倒。

悠悠四十年,识君恨不早。

晤言曾几何,告别惊草草。

昨枉湖上作,盛赞池亭好。

平生邢子才,投分纻与缟。

政当乐濠鱼,定不惊鸥鸟。

解榻念君来,此意不待晓。

似闻百花洲,一雨净如扫。

形式: 古风

次韵陈修仲题会稽宋尉澄晖亭

鉴湖绕君家,近在门前路。

置亭昔未善,对面无觅处。

胜地天所储,造物费陶铸。

惟昔居者谁,熟视不知措。

会逢赏心人,卓荦见深度。

疏朗引湖山,豁达去屏户。

开轩明月来,解榻清风驻。

初无结驷劳,怪此咄嗟具。

更得黄绢词,当烦神物护。

形式: 古风

乙未寒食前一日陪姚季一吴和甫登崇德寺阁赋诗以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为韵分得我出二字(其一)

东风日夜狂,草木困掀簸。

墙角数枝红,春事亦到我。

平生喜追游,虽老意尚颇。

况逢两飞黄,共欲参蹇跛。

喟余麋鹿姿,章服强包裹。

出门天宇宽,自视觉磊砢。

士峻则少通,务达乃多可。

悠悠何必然,所得盖么么。

不如全其天,旷荡出缰锁。

东皋幸可耕,太息愿未果。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乙未寒食前一日陪姚季一吴和甫登崇德寺阁赋诗以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为韵分得我出二字(其二)

高阁切浮云,仰观势嵂崒。

兴来偶攀跻,意若凌超忽。

壮哉洛阳都,宫殿耸突兀。

城中十万家,古来豪侠窟。

楼观何轩昂,花竹争炳蔚。

澹澹烟霭间,俯见孤鸟没。

缅怀中令君,节钺耀衮韨。

镇守极膏腴,割剥到肌骨。

黄金不却老,晚节顾佞佛。

陂陀何为者,岁久尚奇崛。

空令吾党士,登践许仓卒。

踌躇不忍归,待得星斗出。

形式: 古风